时间: 2025-05-02 09:0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02:30
惨状:指悲惨的状况或景象,通常用来描述灾难、不幸或极度痛苦的情况。
惨状一词源于古代汉语,"惨"字最初指悲伤、痛苦,"状"字指情况、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惨状"逐渐被用来描述各种不幸和灾难的状况。
在许多文化中,惨状常常与悲剧和灾难联系在一起,是人们同情和反思的对象。在社会新闻报道中,惨状的描述往往能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同情。
惨状一词往往带有一种沉重和悲伤的情感,让人联想到痛苦和不幸。它能够激发人们的同情心,促使人们思考如何避免或减轻类似的悲剧。
在个人生活中,惨状可能与亲历或目睹的不幸**相关,如自然灾害、事故等。这些经历可能会深刻影响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诗歌中,惨状可以被用来营造一种悲凉的氛围:
在那片废墟之上,
惨状映入眼帘,
悲伤的风,
吹过无言的夜。
惨状往往让人联想到破败的景象和哀伤的音乐,如战后的废墟、悲伤的旋律等。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惨状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意义通常是相似的,都是指不幸和痛苦的状态。
惨状一词在语言中具有重要的情感和描述功能,它不仅能够传达不幸和痛苦,还能够激发人们的同情和反思。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惨状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场景。
1.
【惨】
(形声。从心,参声。本义:残酷,狠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惨,毒也。 、 《汉书·陈汤传》-惨毒行于民。 、 《后汉书·周纺传》。注:“虐也。”-苛惨失中。 、 《荀子·议兵》-惨如蜂虿。
【组词】
惨虐、 惨无人理
2.
【状】
(形声。从犬,爿(pán)声。用具体的动物“犬”表示事物各具形态。本义:犬形)。
同本义。引申为形状,形态。
【引证】
《说文》-状,犬形也。 、 《左传·文公十五年》。谓献其骈肋之状也。-且曰献状。 、 《考工记·桌氏》。杜注:“谓形状。”-凡铸金之状。 、 《聊斋志异》-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 、 郦道元《水经注》-有双石高竦,其状若门。 、 明·魏学洢《核舟记》-若啸呼状。
【组词】
状类、 粉状;杆状;块状;粒状;絮状;海绵状;奇形怪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