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27: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27:07
“乞请”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恳求或请求别人给予帮助或满足某种需求。它通常带有较强的谦卑和恳切的情感色彩,暗示请求者处于较为弱势或迫切需要帮助的地位。
“乞请”由“乞”和“请”两个字组成。“乞”字古已有之,意为乞讨或请求;“请”字则有请求或邀请的意思。两者结合,形成了“乞请”这一词汇,其用法和意义在历史长河中相对稳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乞请”常与谦卑、礼仪和人际关系有关。在古代,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的请求常用“乞请”来表达,以示尊重和谦逊。
“乞请”一词往往让人联想到弱势群体、困境和无助。它唤起的情感通常是同情、怜悯和责任感,同时也可能引发对社会不公和弱势群体保护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使用“乞请”这个词,因为它显得过于正式和情感化。通常我会选择更简洁直接的表达方式,如“请求”或“恳求”。
在诗歌中,“乞请”可以用来增强情感表达的深度和强度,例如:
在夜的深渊,我乞请星辰,
赐予我一丝光,照亮前行的路。
在英语中,“乞请”可以对应为“beg”或“implore”。其中,“beg”较为直接,而“implore”则带有更强烈的情感色彩和正式感。
“乞请”是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词汇,它在表达恳切和谦卑的请求时非常有用。尽管在现代口语中使用较少,但在文学和正式场合中,它仍然是一个有力的表达工具。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丰富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在特定情境下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意图。
1.
【乞】
(象形。《说文》本作“气”,借云气字表示乞求义。本义:向人求讨)。
同本义。
【引证】
《苍颉篇》-乞,谓行匄也。 、 《春秋·僖公八年》-郑伯乞盟。 、 《谷梁传》-乞者,处其所而请与也。 、 《庄子·盗跖》-操瓢而乞者。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乞食于野人。 、 宋·王安石《伤仲永》-以钱币乞之。 、 宋·苏轼《教战守策》-乞为囚虏之不暇。 、 《明史》-瑞亦屡疏乞休。
【组词】
乞化、 乞言、 乞邻、 乞粮、 乞活、 乞募、 乞麾、 乞灵、 乞请
2.
【请】
情况,实情。 同: 情
【引证】
《墨子·尚同中》-上下请通。 、 《管子·白心》-四璧而知请。
(形声。从言,青声。本义: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