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08:2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08:29:09
律藏(Vinaya Pitaka)是经典三藏之一,主要涉及僧团的戒律和行为规范。它是僧侣和信徒在日常生活和修行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和指导原则的集合。律藏详细规定了僧侣的出家仪式、日常行为、饮食、衣着、居住、布萨(忏悔)、安居(雨季静修)等方面的规则。
在专业领域,律藏是研究和实践教义的重要文献。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引用来说明的修行方式或僧侣的生活状态。在口语中,提及律藏通常意味着讨论的戒律或僧侣的行为准则。
同义词:戒律、规范、规则 反义词:自由、放任、无拘无束
律藏一词源自梵文“Vinaya”,意为“指导”或“规则”,和“Pitaka”,意为“篮子”或“集合”。在早期,这些文本被记录在棕榈叶上,放在篮子里保存,因此得名“Pitaka”。随着时间的推移,律藏的内容逐渐丰富,成为僧侣和信徒的重要参考文献。
在文化中,律藏是维护僧团秩序和纯洁性的重要工具。它不仅规定了僧侣的行为准则,也体现了对道德和伦理的高度重视。在社会背景中,律藏的影响延伸到信徒的日常生活中,指导他们如何修行和实践**教义。
提及律藏,我联想到的是**的严谨和自律精神。它让我感受到一种对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尊重,以及对内心净化和修行的追求。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我不是**徒,但律藏中的自律和道德规范对我个人的行为和决策有着积极的影响。它提醒我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正直和自律,以实现内心的平和与成长。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律藏:
在律藏的指引下,
僧侣们步履轻盈,
心如止水,
道德之光,
照亮了修行的路。
律藏让我联想到古老的**寺庙,僧侣们诵经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棕榈叶书写的经文在阳光下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在其他中,类似律藏的概念可能包括教的《圣经》中的戒律,或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的教义。尽管具体内容和形式不同,但它们都旨在指导信徒的行为和道德生活。
律藏作为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僧侣的行为有着严格的规定,也对信徒的日常生活和修行提供了指导。它体现了对道德和伦理的高度重视,对我的语言学*和表达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提醒我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自律和正直。
1.
【律】
(形声。从彳(chì),聿(yù)声。本义:法律;法令)。
同本义 (多指具体的规则、条文)。
【引证】
《说文》-律,均布也。 、 《易师》-出以律。 、 《尔雅·释诂》-律,法也。 、 《汉书·高帝纪》-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 、 《商君书·战法》-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知也。 、 清·方苞《狱中杂记》-以律非故杀。
【组词】
律则、 律贯、 律科、 律度、 律纪、 律贯、 律斩
2.
【藏】
收藏财物的府库。
【引证】
《周礼·天官·宰夫》。治藏,藏文书器物。-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 、 《礼记·中庸》-宝藏兴焉。 、 《列子·黄帝》-俄而范氏之藏大火。 、 《宋史·太宗七女传》-太宗尝发宝藏,令诸女择取之。
【组词】
藏吏、 库藏、 藏户、 藏府
内脏 同: 脏
【引证】
汉·枚乘《七发》-酒练五藏。 、 《管子·水地》-五味者何?曰:五藏。 、 《庄子·齐物论》-百骸九窍六藏。 、 《汉书·王吉传》-吸新吐故以练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