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8: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8:23
口算:指不借助纸笔或其他辅助工具,仅通过大脑进行数学计算的能力。它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技能,涉及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口算一词源于汉语,由“口”和“算”两个字组成。在古代,由于缺乏计算工具,人们主要依靠口算来完成日常的数学计算。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器和电脑逐渐取代了口算的部分功能,但口算作为一种基本的数学技能,仍然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口算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数学基础能力,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视口算训练。在传统文化中,口算能力常被视为智慧和能力的象征。
口算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积极的,因为它代表了快速和准确的能力。联想上,口算可能让人想到数学竞赛、学校考试等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口算能力帮助我在购物时快速计算总价,或在工作中迅速完成数据处理。
诗歌: 口算如风, 心随数字舞动。 快速准确, 智慧之光闪耀。
视觉联想:想象一个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快速写出数学题,学生们闭目思考,脸上露出专注的表情。 听觉联想:听到快速敲击键盘的声音,伴随着计算器发出的“滴滴”声。
在不同语言中,口算的概念相似,如英语中的“mental calculation”或“mental arithmetic”。不同文化中,口算的重要性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认为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技能。
口算作为一种基本的数学技能,不仅在学术上有重要意义,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作用。通过学和练口算,可以提高思维的敏捷性和准确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口算这一词汇也体现了数学与语言的结合,丰富了表达方式。
1.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
2.
【算】
(会意。从竹,从具。“竹”跟算筹有关,“具”表示齐备。本义:计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算,数也。 、 《仪礼·乡饮酒礼》-无算爵。 、 《仪礼·丧服记》-亲则月算如邦人。 、 《仪礼·士丧礼》-明衣不在算。 、 《礼记·檀弓下》-有算为之节文也。 、 《论语·子路》-何足算也? 、 《儒林外史》-只恐把铁棍子打完了,也算不到这笔帐上来。
【组词】
算还、 算尽镏铢、 算来、 算刻、 算定、 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