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5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58:55
词汇“律斩”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更广泛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中来理解和分析这个词。
“律斩”字面意思是指按照法律或规则进行斩杀或处决。其中,“律”指的是法律、规则,“斩”则是指用刀剑等利器砍断,通常指死刑。
在古代**,“律斩”可能出现在法律文献或历史记载中,描述按照当时的法律对犯人进行处决的情况。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可能用来描绘严肃、庄重的法律执行场面,或者用来强调法律的威严和不可违抗性。
“律斩”一词的词源可能追溯到古代**的法律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可能在现代汉语中逐渐减少使用,但在历史研究和文学创作中仍有一定的价值。
在**传统文化中,法律和道德常常被视为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因此,“律斩”这样的词汇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法律执行的严肃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提到“律斩”,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刑场的严肃氛围,以及法律的冷酷和不可违抗。这种联想可能会带来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情感。
由于“律斩”不是一个日常使用的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但在学*历史或法律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法律制度。
在创作历史小说或剧本时,可以使用“律斩”来描绘一个法律执行的场景,增强作品的历史感和真实感。
想象一个古代刑场,刀光剑影,官员宣读判决,犯人被押上刑台,这样的场景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律斩”这个词。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法律执行词汇可能包括“斩首”、“处决”等,但“律斩”因其特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可能在其他语言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律斩”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反映了古代*法律制度的一部分,对于理解历史和文化有一定的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我们对语言多样性和历史深度的认识。
1.
【律】
(形声。从彳(chì),聿(yù)声。本义:法律;法令)。
同本义 (多指具体的规则、条文)。
【引证】
《说文》-律,均布也。 、 《易师》-出以律。 、 《尔雅·释诂》-律,法也。 、 《汉书·高帝纪》-天下既定,令萧何次律令。 、 《商君书·战法》-兵大律在谨,论敌察众,则胜负可知也。 、 清·方苞《狱中杂记》-以律非故杀。
【组词】
律则、 律贯、 律科、 律度、 律纪、 律贯、 律斩
2.
【斩】
(会意。从车,从斤。古有“车裂”之刑,故从车。斤,斧子,可用于杀人。本义:古代死刑的一种。斩首或腰斩;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斩,截也。 、 《尔雅·释诂》-斩,杀也。 、 《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 、 《释名·释丧制》-斫头曰斩,斩要曰要斩。 、 《周礼·秋官·掌戮》。注:“斩以斧钺,若今之要斩;杀以刀刃,若今之弃市。”-掌斩杀贼谍而膊之。 、 《墨子·备城门》-不从令者斩。 、 《史记·陈涉世家》-法皆斩。 、 、 、 《世说新语·自新》-杀虎斩蛟。
【组词】
斩使、 斩棺戮尸、 斩立决、 斩馘、 问斩、 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