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3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9:21
“夺官”字面意思是指剥夺某人的官职或官位。基本含义是指通过某种手段或程序,使某人失去其担任的官方职务。
在文学作品中,“夺官”可能被用来描述政治斗争或权力更迭的情节,如《红楼梦》中贾政被夺官的情节。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于描述某人因不当行为或失职而被免职的情况。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政治学,这个词可能涉及具体的法律程序或政治机制。
同义词:免职、撤职、罢官 反义词:任命、授职、升官
“夺官”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夺”意为剥夺,“官”指官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其具体应用可能有所不同。
在**传统文化中,官职被视为一种荣誉和权力的象征。因此,“夺官”不仅意味着个人权力的丧失,也可能意味着家族荣誉的受损。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更多地与法律和政治程序相关联。
“夺官”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因为它通常与失败、惩罚或不公正相关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和个人命运的不可预测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听说过一位官员因涉及腐败案件而被夺官,这不仅改变了他的职业生涯,也影响了他的家庭生活。
在诗歌中,可以将“夺官”融入描述权力斗争的场景:
金殿之上,权谋交错,
一纸诏书,夺官无情。
昔日荣耀,化作尘埃,
权力游戏,谁主沉浮?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官员在法庭上接受审判的场景,周围是严肃的法官和律师,这种场景可能让人联想到“夺官”的严肃和正式。
在英语中,“夺官”可以对应为“dismiss from office”或“remove from position”,但其具体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可能有所不同。
“夺官”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涉及权力、法律和社会正义等多个层面。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政治和社会现象。
1.
【夺】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夺,手持隹失之也。 、 《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给夺慈仁。 、 《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 、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荀子·富国》-勿夺农时。
【组词】
夺宗、 夺气、 夺魄、 夺胆、 夺彩
2.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