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3:23: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3:23:14
“搴帷”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掀起或拉开帷幕。在古代,帷幕常用于分隔空间或作为装饰,因此“搴帷”也常带有揭开神秘面纱、进入新领域的意味。
“搴”字在古代汉语中意为“拔取”或“掀起”,“帷”指帷幕。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诗经》中就有“搴裳”的用法,意为提起衣裳。随着时间的推移,“搴帷”逐渐固定为特定的动作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帷幕常用于宫廷或贵族家庭,象征着尊贵和神秘。因此,“搴帷”在文学和艺术中常带有揭开神秘、进入新境界的象征意义。
“搴帷”给人一种期待和神秘感,仿佛即将揭开一个未知的故事或秘密。这种词汇常用于营造悬念或引入重要情节。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较少直接使用,但在阅读文学作品或观看戏剧时,可能会频繁遇到。例如,在观看一场戏剧时,看到演员搴帷登场,会感受到一种仪式感和期待。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低垂,星光点点,我轻轻搴帷,步入那片静谧的梦境。”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代宫廷的画作,其中有人正在搴帷,露出宫廷内部的华丽景象。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古典音乐,如《天鹅湖》,来增强这种仪式感和神秘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raw back the curtain”,意为拉开帷幕,揭开真相。这个表达在西方文学和电影中也常用于比喻性的语境。
“搴帷”是一个富有文学和艺术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动作,还带有揭开神秘、进入新境界的象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搴】
(形声。从手,寒省声。本义:拔取)。
同本义。
【引证】
《广韵》-搴,取也。 、 《后汉书·杜笃传》-搴旗四麾。 、 《史记·刘敬叔孙通传》-斩将搴旗之士。 、 《晏子春秋》-寡人不席而坐地,二三子莫席,而子独搴草而坐之,何也?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搴大旗者。
【组词】
搴旗、 搴须、 搴条
2.
【帷】
(形声。从巾,隹(zhuī)声。从巾,与丝织品有关。“帷”是帷幕。本义:围在四周的布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帷,在旁曰帷。 、 《诗·卫风·氓》-车帷裳。 、 《急就篇》-蒲蒻蔺席帐帷幢。 、 《说文通训定声》-在旁曰帷,在上曰幕。 、 《史记·滑稽列传》-即将女出帷中。 、 《史记·项羽本纪》-披帷西向立。 、 清·周容《芋老人传》-揽辔褰帷。
【组词】
帷薄、 帷盖、 帷堂、 帷帏、 帷幌
用幕布遮挡。
【引证】
《新书·连语》-周武王乃使人帷而守之。
【组词】
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