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0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08:19
孝心:字面意思是指对父母的孝顺之心,是一种尊敬和关爱父母的情感和行为表现。在**传统文化中,孝心被视为一种美德,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孝心常常被用来描绘人物的品德和家庭关系,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对贾母的孝顺。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人们可能会用“孝心”来称赞某人对父母的关爱和尊敬,例如:“他真是个有孝心的孩子。” 专业领域:在社会学和伦理学领域,孝心可能被作为研究家庭关系和社会道德的一个方面。
同义词:孝顺、孝敬、孝道 反义词:不孝、忤逆
词源:孝心一词源于古代的“孝”文化,最早见于《尚书》等古代文献。 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孝心的含义逐渐丰富,不仅包括物质上的供养,更强调精神上的尊敬和关爱。
在**传统文化中,孝心被视为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儒家思想强调“孝”为百行之首,是个人品德的体现。在现代社会,虽然价值观多元化,但孝心仍然被广泛推崇。
情感反应:孝心给人以温暖和正面的情感,联想到家庭和睦、亲情深厚。 联想:想到孝顺的行为,如照顾年迈的父母,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在个人生活中,孝心体现在日常的关心和照顾父母,如定期探望、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心声。
诗歌: 孝心如春水,润泽父母心。 晨昏定省时,温暖如阳光。
故事: 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个年轻人,他的孝心感动了所有人。每天,他都会陪伴在年迈的父母身边,无论是风雨无阻。
视觉联想: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年轻人细心地为父母准备饭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听觉联想:听到一首关于孝顺的歌曲,歌词中充满了对父母的感恩和爱。
在西方文化中,虽然也有尊敬和关爱父母的观念,但“孝心”这一概念不如在**文化中那样深入人心和具体化。
孝心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在现代社会,孝心的内涵更加丰富,强调精神上的关爱和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孝心这一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1.
【孝】
(形声。从老省,从子。本义: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孝,善事父母者。 、 《墨子经》-孝利亲也。 、 《贾子道术》-子爱利亲谓之孝。 、 《周书·谥法》-慈惠爱亲为孝。协时肇享为孝、五宗安之曰孝,秉德不回曰孝。 、 《礼记·祭义》-众之本教曰孝。 、 《孝经》-夫孝,德之本也。又,天之经也,民之行也。 、 《国语·周语》-孝,文之本也。 、 《左传·文公二年》-孝,礼之始也。 、 《周礼·大司乐》-中和祗庸孝友。 、 《诗·鲁颂·泮水》-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 《孟子·梁惠王上》-孝悌之义。 、 《旧唐书》-性婉顺有容德,事父母以孝闻。
【组词】
孝弟、 孝慈、 孝养
2.
【心】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 、 《吕氏春秋》-其祀中霤,祭先心。 、 方苞《狱中杂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组词】
心腹之病、 心上刃、 心肝肐蒂、 心气、 心系、 心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