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5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51:07
词汇“孝帛”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孝”通常指的是尊敬和孝顺父母的行为,而“帛”在古代指的是丝织品,尤其是指贵重的丝织品。因此,“孝帛”可能指的是用于表达孝心的贵重丝织品,或者是一种象征性的礼物,用以表示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
由于“孝帛”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语境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学或历史文献中,可能会提到用贵重的丝织品作为孝敬父母的礼物。
在**传统文化中,孝道是非常重要的道德准则。孝帛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礼物,用以表达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
在现代生活中,孝帛的概念可能不太实用,但孝顺父母的行为仍然是重要的。
在其他文化中,孝顺父母的行为也是受到尊重的,但可能没有“孝帛”这样的具体象征物。
“孝帛”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现代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文化中对孝顺父母的重视。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些传统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1.
【孝】
(形声。从老省,从子。本义: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孝,善事父母者。 、 《墨子经》-孝利亲也。 、 《贾子道术》-子爱利亲谓之孝。 、 《周书·谥法》-慈惠爱亲为孝。协时肇享为孝、五宗安之曰孝,秉德不回曰孝。 、 《礼记·祭义》-众之本教曰孝。 、 《孝经》-夫孝,德之本也。又,天之经也,民之行也。 、 《国语·周语》-孝,文之本也。 、 《左传·文公二年》-孝,礼之始也。 、 《周礼·大司乐》-中和祗庸孝友。 、 《诗·鲁颂·泮水》-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 《孟子·梁惠王上》-孝悌之义。 、 《旧唐书》-性婉顺有容德,事父母以孝闻。
【组词】
孝弟、 孝慈、 孝养
2.
【帛】
(形声。从巾,白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白”字,下面是“巾”字。本义:丝织品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汉·刘向《列女传》-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 、 《左传·闵公二年》-大帛之冠。 、 《淮南子·原道》-执玉帛者万国。 、 《周礼·大宗伯》-孤执皮帛。 、 《论语·阳货》-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 杜牧《阿房宫赋》-瓦缝参差,如周身之帛缕。 、 《左传·庄公十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布帛、 玉帛;财帛;帛召、 帛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