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4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41:53
“海旁”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海岸线附近的地方,即海边。它强调的是与海洋相邻的区域,可能是沙滩、岩石地带或者是海边的建筑物等。
在文学作品中,“海旁”常用来营造一种宁静或壮阔的氛围,如描述海边的日出、日落或是海浪拍打岸边的情景。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海旁”来指代去海边散步或休闲的地方。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城市规划中,“海旁”可能特指那些具有特定生态或经济价值的海岸区域。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海旁”更侧重于与海洋直接相邻的区域,而“海岸”和“海滨”可能包含更广泛的海岸线区域。
“海旁”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海”和“旁”两个字组成,表示在海的旁边。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方式也常见,但其使用频率和现代相比可能有所不同。
在**文化中,海旁常被视为休闲和放松的理想场所。许多城市和地区都有著名的海旁景点,如青岛的海滨、厦门的鼓浪屿等,这些地方不仅是旅游热点,也是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海旁”这个词往往能唤起人们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它可能让人联想到海风、沙滩、海鸥以及海浪的声音,带来一种放松和治愈的感觉。
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在海旁散步、观海或是参与海边活动的记忆,这些经历往往与特定的情感和记忆相连。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海旁的晨曦,轻抚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唤醒了沉睡的沙滩。”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宁静的海旁,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结合音乐,可能是轻柔的海浪声和海鸥的叫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easide”或“coast”,它们在描述海边区域时与“海旁”有相似的含义,但在具体用法和文化内涵上可能有所不同。
“海旁”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地理空间,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和生动地传达我们的思想和感受。
1.
【海】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引证】
《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 《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 、 《孟子·告子下》-孙叔敖举于海。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前途似海。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
【组词】
近海、 沿海、 海岳、 海藏
2.
【旁】
(形声。从二阙,方声。本义:大;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旁,溥也。 、 《广雅》-旁,广也。 、 《书·太甲上》。传:“旁,非一方。”-旁求俊彦。 、 张衡《东京赋》-群后旁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