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4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44:38
“水犀甲”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由水犀牛皮制成的盔甲。水犀牛是一种生活在水边的犀牛,其皮坚韧,适合制作防护装备。因此,“水犀甲”通常指的是一种坚固的防护装备,尤其在古代战争中用于保护士兵免受伤害。
在文学作品中,“水犀甲”常被用来形容坚固的防御或保护,如在描述古代战争场景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军事爱好者的讨论中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军事学,这个词汇用于描述古代的防护装备。
“水犀甲”一词源于古代对水犀牛皮制成的盔甲的称呼。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在历史和军事文献中仍可见其踪影。
在**古代文化中,“水犀甲”象征着坚固和保护,常与英勇的战士和激烈的战斗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防御装备的重视和对战争的深刻理解。
“水犀甲”给人以坚固、可靠的印象,联想到古代战士的英勇和牺牲。它唤起对历史的敬畏和对英雄的崇拜。
在参观历史博物馆时,我曾亲眼见过一件水犀甲,它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古代战士的艰辛和勇气。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的心坚如水犀甲,历经风雨不曾动摇。”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身披水犀甲的战士,站在战场上,风吹过他的盔甲,发出沉重的响声。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龙鳞甲”或“狮皮盾”,都象征着坚固和保护。
“水犀甲”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种古代的防护装备,还承载了人们对坚固和保护的向往。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历史和文化。
1.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2.
【犀】
犀牛。
【引证】
《说文》-犀,南徼外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顶,似豕,从牛,尾声。 、 《尔雅》郭注-犀,似水牛,猪头,大腹,庳脚,脚有三蹄,黑色,三角,一顶上,一额上,一鼻上,鼻上者即食角也。小而不椭,好食棘,亦有一角者。 、 《国语·越语》。注:’今徼外所送,有山犀、有水犀。水犀之皮有珠甲,山犀则无。”-水犀之甲。 、 《汉书·平帝纪》-黄支国献犀牛。 、 《周书·王会篇》。按,犀角搅汤解诸毒药。-正南以文献为献。 、 《墨子·公输》-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
【组词】
犀牛望月、 犀分
犀牛皮。
【引证】
张逸少《北征凯旋诗》-犀衣颁七校,骏骑给千屯。
【组词】
犀帖、 犀革
3.
【甲】
(象形。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本义: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 、 《六书故》-甲象草木戴种而出之形。 、 《易·解》-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chè)。
【组词】
莩甲;甲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