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6:46
海星:海星是一种海洋生物,属于棘皮动物门,海星纲。它们通常具有五条或更多的臂膀,从中央的体盘向外延伸。海星的身体表面覆盖着硬质的棘刺,颜色多样,从鲜艳的橙色到深沉的紫色不等。
“海星”一词直接来源于其生物特征,即生活在海洋中的星形生物。在古代汉语中,海星可能被称为“星鱼”或“海星鱼”,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简化为“海星”。
在某些文化中,海星被视为幸运的象征,或者与海洋的神秘和美丽联系在一起。在一些海洋保护主题的活动中,海星常常被用作宣传的标志。
海星给人以宁静、美丽和神秘的联想。它们的存在让人想到广阔的海洋和自然界的奇妙。
在海边度假时,我曾在沙滩上捡到一只完整的海星,这让我对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美丽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诗歌中,海星可以被描绘为海洋的守护者,它们的五角形轮廓在月光下闪烁,守护着海底的秘密。
海星的图片常常让人联想到宁静的海滩和轻柔的海浪声,它们的鲜艳色彩也常常被用于艺术创作中。
在不同语言中,海星的名称可能有所不同,但其生物特征和象征意义在不同文化中大致相似。
海星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
1.
【海】
(形声。从水,每声。本义:大海,海洋)。
百川会聚之处。后指邻接大陆而区域范围小于洋的咸水水体。
【引证】
《说文》。按,海势圆,就地心也。海味咸,湿热之气蒸也。海气绿,穹苍之映,云雾不能隔也。-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从水,每声。 、 《礼记·乡饮酒义》。注:“海水之委也。”-祖天地之左海也。 、 《孟子·告子下》-孙叔敖举于海。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前途似海。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半壁见海日。
【组词】
近海、 沿海、 海岳、 海藏
2.
【星】
(象形。从晶,生声。晶象形。本义:星星)。
同本义 宇宙间发射或反射光的天体。
【引证】
《说文》。按,散文则统谓之星,对文则五纬为星,二十八宿为辰。-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 、 《书·尧典》-日月星辰。 、 《书·洪范》。郑注:“星,五星也。”-四曰星辰。 、 《荀子》-列星随旋,日月递炤。(炤:照耀)
【组词】
星筹、 星霜、 星桥、 星布、 星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