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5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56:58
斋房:斋房通常指的是供人进行斋戒、修行或冥想的房间。在语境中,尤其是和道教,斋房是信徒进行**活动、诵经、打坐的场所。
斋房一词源于汉语,“斋”字最初指的是斋戒,后来扩展到指代进行斋戒的场所。随着实践的发展,斋房成为了一个专门用于活动的空间。
在东方文化中,斋房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们对精神修养的重视。在社会背景中,斋房也是社区凝聚力和文化传承的象征。
斋房给人以宁静、平和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清净、自律和精神追求。它影响着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
在个人生活中,斋房可能是一个寻求内心平静的地方,一个远离喧嚣、进行自我反思的空间。
在诗歌中,斋房可以被描绘为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一个灵魂得以栖息的港湾。
斋房的视觉联想可能是简洁的木质结构,静谧的氛围;听觉联想可能是悠扬的钟声,或是低沉的诵经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场所可能是教堂或修道院的静修室,虽然功能相似,但文化和**背景有所不同。
斋房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活动的场所,也象征着精神追求和内心平静。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斋房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和个人精神世界。
1.
【斋】
(形声。从示,斎齐省声。本义:斋戒,旧指祭祀前整洁身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斋,戒洁也。 、 《周礼·膳夫》-王斋日三举。盖王日一举。 、 《周礼·太牢》-日中及夕则馂余斋,则每食一太牢也。 、 《论语》-斋必变食,至不多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虽斋。 、 、 、 《明史》-专意斋醮。
2.
【房】
(形声。从户,方声。上古边室皆用单扇门(即“户”),庙门大门才用双扇门,故“房”从“户”。本义:正室左右的住室)。
古代堂中间叫正室,两旁的叫房。
【引证】
《说文》-房,室在傍者也。 、 《六书故》。段曰:“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房,所谓东房、西房也”。桂馥曰:“古者宫室之制,前堂后室。前堂之两头有夹室,后室之两旁有东西房。”-房,室旁夹室也。 、 《仪礼·乡食礼》-记宰夫宴出自东房。 、 《书·顾命》-在东房。 、 《左传·宣公十七年》-郤子登,妇人笑于房。
【组词】
厢房、 房植、 房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