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3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33:07
“五尺微童”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身高五尺的孩童”,其中“五尺”指的是古代**长度单位,相当于现代的约1.5米,而“微童”则指的是年幼的孩童。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年纪很小但身高已经相当可观的孩童。
在文学作品中,“五尺微童”可能用来形容一个早熟的孩子,或者在描述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强调其身高的迅速增长。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使用,通常是为了强调孩子的身高与年龄的不匹配。在专业领域,如儿童生长发育研究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特定年龄段的儿童身高数据。
同义词“高个儿童”和“早熟孩童”都强调了身高的不寻常,但“早熟孩童”还包含了智力或情感上的早熟。反义词“矮小儿童”和“稚嫩孩童”则分别强调了身高的不足和年龄的幼小。
“五尺微童”这个词汇源自古代**的度量衡系统,其中“尺”是一种长度单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可能有所减少,但在某些文学作品或特定的语境中仍然可以见到。
在**传统文化中,孩子的成长和发育常常被赋予特殊的意义。因此,“五尺微童”这个词汇可能在描述孩子的成长故事时,带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比如象征着希望和未来。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早熟、聪明或者特别的孩子,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它也可能让人思考成长的速度和生命的奇迹。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个邻居的孩子,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是个五尺微童。他的身高常常成为大家谈论的话题,也让我们对他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五尺微童,立于春日之晨,眼中星辰,心中梦想,成长之路,何其漫长。”
想象一个五尺高的孩子站在一群同龄人中,他的身影显得格外突出。这种视觉上的对比可能让人感到惊讶和好奇。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人们对这个孩子身高的惊叹声。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五尺微童”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方式可能存在,比如在英语中可能会用“a tall child for his age”来描述。
“五尺微童”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来观察和描述孩子的成长。它不仅涉及到身高的问题,还可能引发对成长、早熟和生命奇迹的思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增加了我对描述孩子成长的词汇多样性的认识。
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
1.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2.
【尺】
(指事。小篆,从尸,从乙。“尸”象人卧的形象。“乙”是个标识,周制寸、咫、尺、仞、寻、常诸度,皆以人之体为法。本义:十寸)。
同本义,量词。长度单位。
【引证】
《说文》-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所以指斥规榘事也。
3.
【微】
(会意。从彳(chì);--(wēi)声。本义:隐秘地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微,隐行也。 、 《左传·襄公十九年》-崔杼微逆光。
【组词】
微行
4.
【童】
(形声。重省声。(qiān),罪。本义:男奴仆)。
同本义。
【引证】
《易·旅》-得童仆贞。 、 《仪礼·既夕礼记》-童子执帚。 、 宋·苏轼《石钟山记》-小童持斧。
【组词】
童奴、 童隶、 童仆、 童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