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4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47:19
“五岳”是指古代对五座著名山峰的统称,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这五座山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文化和政治地位,被视为神圣之地,常用于象征国家的稳定和权威。
“五岳”一词源于古代的和地理观念,最早见于《尚书·禹贡》,随着时间的推移,五岳的概念逐渐固定,并在的文化、和政治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五岳在**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们不仅是旅游和朝圣的目的地,也是国家统一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历代帝王常在五岳举行封禅大典,以示对天地的敬畏和对国家的统治。
提到“五岳”,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壮丽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的厚重感。这种联想激发了人们对自然和文化的敬畏之情。
在个人旅行经历中,我曾经攀登过泰山,那种站在山顶俯瞰群山的感觉,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五岳”在**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在诗歌创作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五岳”:
五岳巍峨立天地, 千古风华映日辉。 登临绝顶心自远, 一览众山小世界。
想象一幅画面:五岳耸立,云雾缭绕,山间的寺庙钟声悠扬,这种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和庄严。
在其他文化中,如日本的“三灵山”(富士山、白山、立山)也有类似的神圣地位,但与**五岳相比,规模和影响力有所不同。
“五岳”不仅是*地理的标志,更是文化和精神的象征。通过对“五岳”的学和理解,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这对于我的语言学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1.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2.
【岳】
(会意。从山,从丘。古文字形,象两座高大的山峰形,表示高山大岭。“嶽”字从山,狱声。本义:高大的山)。
特指名山“五岳”或“四岳”。
【引证】
《说文》。按,唐虞四岳,至《周礼·大宗伯》,始有五岳之名。-嶽,东岱、南霍、西华、北恒、中泰室,王者之所巡狩所至。从山,狱声。古文从山,象高形,今作岳。 、 《诗·大雅·崧山》-崧高维岳,骏极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