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0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06:19
环境保护标准是指为了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确保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由政府、国际组织或行业团体制定的技术规范和要求。这些标准通常涉及空气质量、水质、土壤保护、废物管理、噪音控制等方面。
环境保护标准一词源于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开始制定标准来控制和减少污染。这个词在20世纪中叶开始广泛使用,并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而不断发展。
在现代社会,环境保护标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它们反映了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也是国际合作和交流的重要内容。
环境保护标准这个词通常让人联想到清新空气、清澈水源和健康生态,给人以积极、正面的情感反应。它提醒人们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责任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关注本地政府是否遵守了环境保护标准,比如空气质量指数是否达标,或者是否有新的环保政策出台。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环境保护标准的绿荫下,城市的呼吸变得清新,自然的旋律在每个角落回响。”
看到环境保护标准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蓝天白云、清澈的河流和鸟语花香的自然风光。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自然界的声音,如鸟鸣、风声和流水声。
在不同文化中,环境保护标准的重视程度和具体内容可能有所不同。例如,一些国家可能更注重水资源的保护,而另一些国家可能更关注空气质量。
环境保护标准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关系到人类的健康和福祉,也是维护地球生态平衡的关键。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涉及到我们对环境的认知和责任感。
1.
【环】
(形声。从玉,瞏huán声。本义: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环,璧也。 、 《尔雅·释器》。李注:“其孔及边肉大小适等。”-肉好若一谓之不。 、 《礼记·经解》-行步则有环珮之声。 、 《礼记·玉藻》-孔子佩象环五寸。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闻水声,如鸣佩环。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腰白玉之环。
【组词】
环佩、 环玦、 环琨、 环塡
2.
【境】
(形声。从土,竟声。本义:边境,国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新附》-境,疆也。 、 《吕氏春秋·赞能》-至齐境。
3.
【保】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用手抱孩子形。金文写作从“人”从“子”。后来为了结构的对称,小篆变成“保”,使人不能因形见义了。本义:背子于背)。
同本义。
【引证】
唐兰《殷墟文字记》-负子于背谓之保,引申之,则负之者为保;更引申之,则有保养之义。然则保本象负子于背之义,许君误以为形声,遂取养之义当之耳。
4.
【护】
(形声。从言,蒦(huó)声。本义:保卫;保护)。
同本义。
【引证】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吏护还之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吾欲护汝。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从我杀贼护家室。 、
【组词】
护队、 护藏、 护梁、 护镜
5.
【标】
(形声。从木,票声。本义:树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标,木杪末也。 、 《管子·霸言》-大本而小标。
【组词】
标枝、 标末
6.
【准】
(准本为凖的俗字,现为凖的简化字。但在未简化前,准习用的意义,与凖字有别)。
公文用语 。始于唐·五代 表示允许,认可。
【引证】
《周书·文帝纪下》-乃于战所,准当时兵士,人种树一株,以旌武功。
【组词】
批准;照准;准如所请 引申为比照,作某类事物看待准前例办理;准平原;准尉 表示依据、根据准某部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