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5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58:09
“坐地自划”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坐在地上自己划定界限。基本含义是指自己设定规则或界限,不接受外界的干预或指导,通常带有一定的消极意味,暗示自我封闭或固执己见。
在文学作品中,“坐地自划”常用来形容那些不愿意接受新思想或改变的人。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批评某人过于固执或自我中心。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社会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个体或群体的自我封闭行为。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程度和语境的不同。例如,“闭门造车”更强调不与外界交流,而“坐地自划”则更强调自我设限。
“坐地自划”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民间俗语逐渐演变成固定表达。在古代文献中较少见到,更多是在近现代文学作品中出现。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和而不同”和“兼收并蓄”,因此“坐地自划”这种行为往往被视为不合作或不和谐的表现。在现代社会,这种行为可能被视为缺乏团队精神和适应能力。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负面的,联想到的是固执、保守和不愿意改变的形象。在表达中,使用这个词汇可能会带有批评或警示的意味。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一位同事,他总是坚持自己的方法,不愿意尝试新的解决方案,这种行为让我想到了“坐地自划”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坐地自划,不见天日, 闭门造车,孤芳自赏。 愿你我,开放心扉, 共绘未来,繁花似锦。”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坐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四周都是他自己划定的界限。听觉上,可能是寂静无声,或者是一种沉闷的回声,象征着自我封闭的状态。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ick in the mud”或“set in one's ways”,都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即不愿意改变或接受新事物。
“坐地自划”这个词汇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它帮助我描述那些不愿意接受新思想或改变的人。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汇,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意义。
凡是文言的作品都一概视为陈腐观念,也是坐地自划。
1.
【坐】
(会意。《说文》古文作象形字,象两人坐在土上。本义: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
同本义。
【引证】
林义光《文源》-像二人对坐土形。 、 《礼记·曲记》。疏:“坐通名跪,跪名不通坐也。”-坐而迁之。 、 《礼记·玉藻》-退而坐,取屦。 、 《礼记·少仪》-受立、授立,不坐。 、 《礼记·乐记》。疏:“坐,跪也。”-武坐致右宪王。 、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注:“膝行也。”按,坐者,尻也,处也。古席地而坐,膝着席而下其臀曰坐,耸其体曰跪。跪,亦谓之启。跪可言坐,坐不可言跪也。-坐行而入。 、 《史记·魏公子列传》-侯生坐上坐。 、 《书·太早上》-坐以待旦。 、 《礼记·玉藻》-坐如尸。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项伯东向坐,亚夫南向坐。 、 《战国策·魏策》-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 、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坐语未讫。
2.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
3.
【自】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自,鼻也。
4. 【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