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2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23:41
词汇“凝审”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一些分析:
“凝审”可以拆分为两个字:“凝”和“审”。
结合起来,“凝审”可能指的是一种深入、细致的审视或评估过程。
由于“凝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深沉、严肃的思考状态。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学术研究中,它可能指代一种严谨的审查过程。
由于“凝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由两个常用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以表达特定的意义。
在强调细致和严谨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凝审”可能被赋予更高的价值和意义。
“凝审”可能给人一种严肃、认真的感觉,联想到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和细致入微的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凝审”这个词,但它所表达的概念——深入细致的审视——是我们经常需要做的,比如在工作中审查报告,或者在生活中反思自己的行为。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凝审”来形容一种深邃的思考状态:
月光下,我凝审着星辰的轨迹,
每一颗闪烁,都是时间的印记。
“凝审”可能让人联想到安静、专注的场景,如一个人在昏暗的灯光下仔细阅读文件,或者在寂静的夜晚沉思。
由于“凝审”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明确。
“凝审”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所表达的深入细致的审视概念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是重要的。它提醒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细致、认真,这对于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都是有益的。
1.
【凝】
(会意。古冰字,从水,从疑。疑,止也。疑亦声。本义:结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凝,水坚也。 、 《广雅》-凝,定也。 、 《诗·卫风·硕人》-肤如凝脂。 、 《考工记》-凝土以为器。 、 《礼记·乡饮酒义》-天气严疑之气。 、 枚乘《七命》-霜锷水凝。 、 唐·岑参《走马川行》-幕中草檄(xì)砚水凝。
【组词】
凝寒、 凝冰、 凝雨、 凝涸、 凝霜
2.
【审】
(会意。从宀番。宀房屋。番,兽足。屋里有兽足印,能仔细分辨。简体字从宀申声。本义:详究;考察)。
同本义。
【引证】
《荀子·非相》-审,谓详观其道也。 、 《吕氏春秋·察传》-闻而审,则为福矣。 、 《吕氏春秋·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
【组词】
审时、 审物、 审形、 审决、 审机而行、 审别、 审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