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5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55:07
词汇“凝峻”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凝”和“峻”。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凝峻”字面意思是指凝结、凝聚的状态,且具有严峻、高大的特征。基本含义可以理解为形容事物凝聚成形,且具有一种庄严、高大的气质。
“凝”字源自古代汉语,意为凝结、凝聚;“峻”字也源自古代汉语,意为高而陡。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凝峻”这个词汇,用来形容具有凝聚力和高大庄严特征的事物。
在文化中,“凝峻”常用来形容具有历史沉淀和庄严气质的事物,如古代建筑、山川等,体现了人对历史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凝峻”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让人联想到高山、古建筑等具有历史沉淀的事物,引发人们对历史和自然的敬畏和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凝峻”来形容一座我曾攀登过的山峰,它的庄严和高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凝峻的山峰,屹立在云端,见证了岁月的流转,承载了无数的传说。”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majestic”或“imposing”来形容类似的特征。
“凝峻”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它不仅形容了事物的外观特征,还传达了一种历史和自然的庄严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1.
【凝】
(会意。古冰字,从水,从疑。疑,止也。疑亦声。本义:结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凝,水坚也。 、 《广雅》-凝,定也。 、 《诗·卫风·硕人》-肤如凝脂。 、 《考工记》-凝土以为器。 、 《礼记·乡饮酒义》-天气严疑之气。 、 枚乘《七命》-霜锷水凝。 、 唐·岑参《走马川行》-幕中草檄(xì)砚水凝。
【组词】
凝寒、 凝冰、 凝雨、 凝涸、 凝霜
2.
【峻】
(形声。从山,雋(jùn)声。本义:高而陡峭)。
同本义。
【引证】
《楚辞·屈原·涉江》-山峻高而蔽日兮。 、 《北齐书·高昂传》-山道峻隘。 、 《韩非子·奸劫弑臣》-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溪之下而求生。
【组词】
峻危、 峻朵、 峻岭、 峻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