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1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11:16
词汇“一股脑子”在中文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做某件事情时,全神贯注、不顾其他,或者是指一次性地、不加区分地做某件事情。这个词汇强调的是一种集中和投入的状态,有时也带有一点不顾后果的意味。
“一股脑子”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由“一股”和“脑子”两个词组合而成,用来形容思维或行为的集中状态。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并不高,但在某些方言或特定社群中可能更为常见。
在**文化中,强调勤奋和专注是一种美德,因此“一股脑子”这个词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评价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或生活选择。
这个词汇给我的情感反应是积极的,因为它传达了一种专注和投入的精神。联想上,我可能会想到那些为了梦想或目标不懈努力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一股脑子地投入到教学中,不仅在课堂上全神贯注,课后还经常加班加点为学生辅导,这种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他一股脑子地爱,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不顾一切地闪耀。”
视觉上,我可能会联想到一个人埋头工作的画面,周围堆满了书籍和资料。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键盘敲击的声音或书页翻动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ll-in”或“wholehearted”,它们都传达了一种全力以赴的态度。
“一股脑子”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是一个形象生动的表达,它不仅描述了人的行为状态,还反映了文化中对专注和投入的重视。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描述人们在追求目标时的精神状态。
无奈他此时又盼事成,又怕事不成,把害怕、为难、畅快、欢喜,一股脑子搅成一团,一时抓不着话头儿。
久而久之,不论尊卑长幼远近亲疏,~把称谓搁起来,都叫别号,尤其怪。
1.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 《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 《老子》-抱一而天下试。 、 《书·君奭》。传:“天子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 、 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
【组词】
一境、 一丝、 一碗水往平处端、 一拳正打在心窝、 一人做一人当、 一客不烦二主、 一动不如一静、 一言抄百语、 一缘一会、 一路功名、 一盘一盒、 一清如水、 一毫不爽、 一息恹恹
2.
【股】
(形声。从肉,殳(shū)声。本义:大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股,髀也。 、 《论语·宪问》疏-膝上曰股,膝下曰胫。 、 《战国策·秦策》-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 、 《史记·酷吏列传》-余皆股栗。 、 《聊斋志异·狼三则》-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闻鸣镝而股战,对穹庐以屈膝又何劣邪!
【组词】
股掌、 股弁
3.
【脑】
(形声。本义:脑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囟头会匘盖也。字亦作腦。-匘,头髓也。从匕,匕,相比著也。巛象发,囟象脑形。 、 《考工记·弓人》-蹙于(脑)而休于气。 、 《素问·五藏生气篇》。注:“脑为髓海。”-其荣发也。 、 《春秋元命苞》-人精在脑。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梦与楚子搏,楚子伏己而盐其脑,是以惧。
4.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
1. 【脑子】 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