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01:5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1:54:24
词汇“生发未燥”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生发未燥”字面意思是指头发刚刚长出来,还没有干透。这个成语比喻事物刚刚开始,还不成熟或完善。
“生发未燥”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对头发生长过程的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逐渐扩展,用来比喻各种新生事物的初步状态。
在文化中,头发被视为生命力和成长的象征。因此,“生发未燥”这个成语也反映了人对事物成长过程的重视和耐心。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新生和希望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不成熟和需要进一步发展的状态。它让人联想到春天的新芽,充满生机但还需要时间成长。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听到领导用“生发未燥”来形容我们初步的方案,这让我意识到我们的想法虽然有创意,但还需要更多的细节和完善。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万物生发未燥,新绿点点,预示着未来的繁荣。”
看到“生发未燥”这个词汇,我可能会联想到清晨的露珠,或者是新生婴儿柔软的头发,这些图像都给人一种清新和生机勃勃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n the nascent stage”或“in its infancy”,都用来描述事物刚刚开始的状态。
“生发未燥”这个成语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哲理,它提醒我们在面对新生事物时要保持耐心和细心,同时也鼓励我们不断完善和提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深度和韵味。
焘大怒,谓奇曰:‘我生头发未燥,便闻河南是我家地。’
1.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2.
【发】
崩坏;停止。 同: 废
【引证】
《老子》-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 、 《晏子春秋》-君夜发不可以朝。 、
【组词】
发药
3.
【未】
(象形。基本义:没有;不。“未”字否定过去,不否定将来,与“不”有别。但有时候也当“不”字讲)。
相当于“没有”、“不曾”、“尚未”。
【引证】
《小尔雅·广诂》-未,无也。 、 《论语·子罕》-未由也已。 、 《论语·宪问》-未之难矣。 、 《公羊传·隐公六年》-吾与郑人未有成也。 、 《吕氏春秋·开春》-吾未有言之。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未果。 、 唐·杜甫《石壕吏》-有孙母未去。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未百步则返。 、
【组词】
未际、 未的、 未从、 未傅、 未遑、 未遇、 未宾、 未集、 未臻、 未极、 未意之志、 未第、 未萌
4.
【燥】
(形声)。
同本义(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
【引证】
《说文》-燥,干也。 、 《易·文言传》-火就燥。 、 《释名》-燥,焦也。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唇焦口燥呼不得。 、 《资治通鉴》-燥荻枯柴。
【组词】
燥吻、 燥坼、 燥劲、 燥刚、 燥气、 燥急、 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