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1:19
“生卒”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生”和“卒”。其中,“生”通常指一个人的出生,而“卒”则指一个人的去世。因此,“生卒”合起来表示一个人的出生和去世的时间,常用于记录历史人物或名人的出生和死亡日期。
在文学作品中,“生卒”可能出现在对历史人物的介绍或传记中,用以提供人物的基本生平信息。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传记学和档案管理中,它是一个标准术语。
同义词:生平、生涯、一生 反义词:无直接反义词,但“生”的反义词是“死”,“卒”的反义词是“生”。
“生”和“卒”都是古汉语词汇,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文献中,这两个字就已经被用来表示出生和去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生卒”这个复合词,专门用来记录人的生命起止时间。
在传统文化中,对生卒年月的记录非常重视,尤其是在家族谱系和历史记载中。这反映了人对家族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尊重。
“生卒”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生命的短暂和历史的深远。它提醒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但通过记录和传承,我们可以超越个人的生命界限,留下持久的印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生卒”这个词,但在填写各种表格或进行家族历史研究时,了解和记录生卒年月是非常重要的。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生卒”来表达生命的循环和时间的流逝:
岁月如梭,生卒之间,
星辰更迭,历史长河。
视觉上,“生卒”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家族谱系图或历史人物的墓碑。听觉上,这个词可能与庄重的历史纪录片旁白声音相关联。
在英语中,“生卒”可以对应为“birth and death”,在其他语言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如法语的“naissance et décès”。
“生卒”是一个简洁而深刻的词汇,它不仅记录了个人的生命历程,也反映了人类对时间和历史的认知。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生卒”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传达信息,并深化对生命和历史的理解。
1.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2.
【卒】
(指事。小篆字形,在“衣”上加一点标记,表示穿这种衣服的人。本义:古代供隶役穿的一种衣服。衣上著有标记,以区别于常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卒,隶人给事者为卒。卒,衣有题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