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1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11:18
词汇“[方功]”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没有找到一个明确的定义或广泛认可的含义。因此,我将基于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进行分析和推测。
“方功”可以拆分为两个字:“方”和“功”。
结合起来,“方功”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方法或技巧所产生的效果或成就。
由于“方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如果存在,它可能出现在特定的专业领域,如武术、气功或其他传统技艺中,用来描述某种特定的练习方法或技巧的效果。
由于“方功”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由于“方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考证。它可能是某个特定领域或地区的术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已经失去了广泛的使用。
如果“方功”确实存在于某个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它可能代表了该文化对特定技艺或方法的重视和传承。例如,在武术或气功领域,“方功”可能指的是某种传统的练习方法,强调内外兼修,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对于不熟悉“方功”的人来说,这个词汇可能带来一种神秘或传统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技艺和深奥的哲学。
由于“方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非常有限。如果某人在某个特定的领域(如武术、气功)中学习或实践,他们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并理解其特定的含义。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方功”作为一个象征性的词汇,代表某种深奥的技艺或方法:
由于“方功”可能与武术或气功相关,它可以带来一种静谧、专注的视觉和听觉联想。例如,想象一个武术大师在清晨的森林中练习,周围是鸟鸣和树叶的沙沙声。
由于“方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难以确定。如果存在,它可能只在特定的文化或语言中使用。
尽管“方功”不是一个常用词汇,通过对它的分析和推测,我们可以看到词汇在语言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理解和掌握词汇的深层含义和用法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语言的丰富性和文化背景。
1.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2.
【功】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功,以劳定国也。 、 《周礼·司勋》-国功曰功。 、 《史记·项羽本纪》-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 《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战国策·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组词】
功誉、 功行、 功化、 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