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17:0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7:09:19
“入静”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进入一种宁静的状态。在心理学和修炼领域,它通常指的是通过冥想、打坐或其他放松技巧,使心境平静,达到一种内在的安宁和专注状态。
“入静”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可能与道教和**的修炼方法有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心理学和健康领域,成为描述放松和内心平静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入静”与道教和的修炼方法紧密相关,是追求内心平和与精神提升的一种方式。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入静”也被视为一种有效的心理调节手段。
“入静”这个词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让人联想到远离喧嚣、回归内心的场景。它鼓励人们在生活中寻找片刻的宁静,以平衡忙碌和压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通过阅读和写作来“入静”,这让我能够暂时忘却外界的纷扰,专注于内心的思考和创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入静”:
在喧嚣的都市中,我寻找一片静土,
闭目入静,心灵在文字间游走。
在英语中,“入静”可以对应为“meditation”或“tranquility”,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指向内心的平静和宁静状态。
“入静”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实用价值的词汇,它不仅在**和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调节心理状态的角色。通过深入理解和应用“入静”,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提升生活质量。
1.
【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个尖头器具,尖头器具容易进入。本义:进来,进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入,内也。 、 《诗·唐风·山有枢》-他人入室。 、 《庄子·人间世》-就不欲入。 、 《左传·文公十六年》-有蛇自泉宫出,入于国。 、 《史记·项羽本纪》-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
【组词】
入门问讳、 入对、 入览、 入迁、 入学、 入口、 入帘
2.
【静】
(形声。从青,争声。本义:彩色分布适当)。
安静;宁静。
【引证】
《诗·邶风·柏舟》-静言思之。 、 《国语·晋语》-宵静女德,以伏蛊慝。 、 《吕氏春秋·音律》-本朝不静。 、 《吕氏春秋·审分》-静乃明几。 、 《诗·郑风·女曰鸡鸣》-莫不静好。 、 晋·支遁《八关斋会诗序》-清和肃穆,莫不静畅。
【组词】
静雅、 静鞭、 静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