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1:55
“探源”字面意思是指探索事物的起源或根源。基本含义是深入研究某事物的起源、历史或根本原因。
“探源”由“探”和“源”两个字组成。“探”字古义为深入探索,而“源”字指事物的起源或根源。在古代文献中,“探源”一词较少见,更多出现在近现代的学术和文学作品中。
在**文化中,“探源”常与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联系在一起。社会背景中,随着人们对历史和文化的重视,探源成为一种重要的学术活动和社会需求。
“探源”给人以深邃、探索未知的联想,常伴随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知的敬畏。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参与一个项目,探源本地传统节日的历史,这不仅增进了我对本地文化的了解,也加深了我对探源这一行为的认识。
在诗歌中,“探源”可以这样使用:
在时间的河流中探源,
寻找那最初的涟漪,
历史的秘密在深处沉睡,
等待着勇敢的探索者。
在英语中,“探源”可以对应为“trace back”或“explore the origins”。不同文化中,对探源的重视程度和方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理念相似。
“探源”是一个充满深意的词汇,它不仅指代对事物起源的探索,也象征着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运用“探源”这一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升我们对复杂概念的理解和阐述能力。
1.
【探】
(形声。从手,罙(shēn)声。本义:摸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远取犹深取也。-探,远取之也。 、 《尔雅》。注:“摸取也。”-探,取也。 、 《铨言》。注:“捉筹也。”-必探筹而定分。 、 《书·多方》-则惟尔多方探天之威。 、 《论语·季氏》-见不善如探汤。 、 《荀子·君道》-不待探筹投钩而公。 、 《列子·汤问》-日中如探汤。 、 《聊斋志异·促织》-探石发穴。
【组词】
探丸、 探囊
2.
【源】
(形声。从水,原声。“原”有表义作用,指水源。本义:水源,源泉。字本作“原”)。
同本义。
【引证】
《礼记·学记》-或源也,或委也。 、 《礼记·月令》-祈祀山川百源。 、 《礼记·礼乐志》-犹浊其源而求其清流。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组词】
源委、 源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