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5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57:28
炭窑:炭窑是指用于烧制木炭的设施或建筑物。它通常由耐火材料构建,设计用于在缺氧或低氧环境下将木材加热,使其不完全燃烧而转化为木炭。
炭窑一词源于汉语,其中“炭”指的是木炭,“窑”指的是烧制物品的炉或坑。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炭窑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某些地区,尤其是偏远或资源匮乏的地方,炭窑仍然被使用。
在**,炭窑与农村生活和传统工艺紧密相关。它不仅是能源的来源,也是社区文化和历史的一部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现代社会更倾向于使用清洁能源,炭窑的使用受到了限制。
炭窑可能让人联想到乡村的宁静、劳动的辛勤以及传统工艺的珍贵。它也可能唤起对过去生活方式的怀旧情感。
个人可能在生活中遇到过使用炭窑的场景,比如在乡村旅行时看到仍在运作的炭窑,或是听到长辈讲述过去使用炭窑的故事。
在诗歌中,炭窑可以被描绘为一个沉默的见证者,见证了时间的流逝和技术的变迁:
炭窑静默,烟尘不再, 岁月如梭,唯余灰烬。 炉火虽灭,记忆犹存, 古老工艺,传承至今。
炭窑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烟囱冒出的烟雾、堆积的木柴和烧制过程中的火光。听觉上,可能是木材燃烧的噼啪声或是工人忙碌的脚步声。
在不同文化中,炭窑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使用方式。例如,在日本,类似的设施被称为“炭焼き窯”,在欧洲,可能被称为“charcoal kiln”。
炭窑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木炭的生产过程,也承载了文化和历史的重量。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的
1.
【炭】
(形声。从火,岸省声。本义:木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炭,烧木余也。 、 《释名》-火所烧余木曰炭。 、 《孟子》。注:“墨也。”-坐于涂炭。 、 唐·白居易《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组词】
木炭;草炭;骨炭;活性炭;炭炉、 炭薪、 炭精纸、 炭笔、 炭冰、 炭火
2.
【窑】
(会意。从穴,从缶(fǒu)。穴,土室;缶,瓦器。表示烧制瓦器的地方。本义:烧砖瓦陶瓷器的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窯,烧瓦灶也。 、 《通俗文》-陶灶曰窯。 、 《管子·七臣七主》-文采纂组者,燔功之窑也。 、 《墨子》-穴内口为灶,令如窑,令容七八员艾,左右窦皆如此。
【组词】
窑头土坯、 窑神、 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