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0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00:48
玉蟾宫: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一个与月亮或月宫相关的神话地点。在**传统文化中,玉蟾宫常常与嫦娥奔月的传说联系在一起,嫦娥被认为是居住在月宫中的仙女,而月宫中有一只玉蟾。
在文学作品中,玉蟾宫常被用来象征遥远、神秘或理想化的地点。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比喻一个难以到达或理想化的目标。在专业领域,如神话学或民俗学,玉蟾宫则是研究**古代神话和信仰的重要对象。
同义词:月宫、广寒宫(都是指嫦娥居住的地方) 反义词:人间、尘世(与神话中的仙境相对)
玉蟾宫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神话传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被广泛使用,逐渐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
在**文化中,玉蟾宫代表了人们对月亮的美好想象和对仙境的向往。它也是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中重要的文化元素,与团圆和思念的情感紧密相连。
玉蟾宫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神秘和向往。它让我联想到宁静的夜晚和明亮的月光,以及那些关于月亮和仙境的美丽传说。
在我的生活中,玉蟾宫常常出现在我对传统文化的学*和欣赏中。例如,在中秋节时,我会与家人一起赏月,谈论关于嫦娥和玉蟾宫的故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玉蟾宫:
在银色的月光下,
我梦见了玉蟾宫的仙境,
那里有嫦娥的微笑,
和无尽的宁静与美丽。
玉蟾宫的视觉联想是明亮的月光和宁静的夜空,而听觉联想可能是夜晚的虫鸣和微风。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神话地点可能是希腊神话中的奥林匹斯山或北欧神话中的阿斯加德,它们都代表了理想化的仙境或神域。
玉蟾宫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加深了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它是一个充满神秘和美丽的词汇,值得我们在语言学和文化探索中深入研究。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蟾】
(形声。从虫,詹(zhān)声。本义:蟾蜍(chú)简称“蟾”,即癞哈蟆)。
同本义。
【引证】
元·元好问《蟾池》-小蟾徐行腹如鼓。
【组词】
蟾壶、 蟾兔
3.
【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房屋形。在穴居野处时代也就是洞窟。外围象洞门,里面的小框框象彼此连通的小窟,即人们居住的地方。本义:古代对房屋、居室的通称(秦、汉以后才特指帝王之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宫,室也。 、 《尔雅·释宫》-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 《释文》-古者贵贼同称宫。秦汉以来,惟王者所居称宫焉。 、 《礼记·内则》-父子皆异宫。 、 《诗·豳风·七月》-上入执宫功。 、 《易·系辞下》-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 、 《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 、 《战国策·秦策一》-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 、 《墨子·号令》-父母妻子,皆同其宫。 、 《战国策·齐策》-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下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