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9:39
“玉衡”一词源自**古代天文学,特指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星。在古代,北斗七星被认为是天帝的车驾,其中“玉衡”象征着天帝的权杖,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玉衡”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天文学和神话传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从具体的星体扩展到象征性的权力和秩序。
在文化中,“玉衡”与天命、权威和秩序紧密相关。它反映了古代人对天文学的重视以及对宇宙秩序的敬畏。
“玉衡”一词给人以庄重、权威和神秘的联想。它让人想到古代帝王的高贵和天命的不可违逆。
在历史小说中,我曾读到关于“玉衡”的描述,它被用来象征一个王朝的正统性和稳定性,这让我对古代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玉衡”:
玉衡高悬夜空明,
天命所归帝王心。
权杖一挥天下定,
古往今来传颂名。
想象一幅画面:夜空中,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星闪耀着光芒,仿佛是天帝的权杖,给人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感觉。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星体象征可能是北极星,它象征着指引和方向。相比之下,“玉衡”更多地与权力和秩序相关。
“玉衡”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具有天文学上的意义,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社会象征。它在文学和历史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古代文化和宇宙秩序的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玉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文化认知。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衡】
(形声。从角,从大,行声。本义:绑在牛角上的横木)。
同本义。一说穿于牛鼻的横木。
【引证】
《诗·鲁颂》。毛传:“福衡,设牛角以福之也。”-秋而载尝,夏而福衡。 、 《说文》。徐锴注:“谓牛好抵触,以木阑制之也。”-衡,牛触,横大木其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