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2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27:45
剚腹(zì fù)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用刀剑等利器刺入腹部”。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描述一种极端的、暴力的行为,尤其是在古代文学或历史记载中,可能涉及到自杀、刑罚或战斗中的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剚腹可能被用来描绘悲剧性的英雄人物的最后时刻,强调其悲壮和牺牲。在口语中,这个词汇不常用,因为它带有强烈的暴力和血腥意味。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或法医学,剚腹可能被用来准确描述某些历史**或法医案例中的具体行为。
同义词:剖腹、自刎、自裁
反义词:无(因为这个词汇描述的是一种极端行为,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剚腹的词源较为直接,剚(zì)意为刺入,腹(fù)即腹部。这个词汇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主要用于描述暴力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特定的文学和历史语境中仍然保留其原始意义。
在古代文化中,剚腹**可能与忠诚、荣誉和牺牲等价值观相关联。例如,忠诚的臣子在国家危难时可能会选择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忠诚和决心。在现代社会,这种行为通常被视为极端和不必要的。
剚腹这个词汇带有一种沉重和悲壮的情感,可能让人联想到英雄主义、牺牲和悲剧。它也可能引起人们对暴力和死亡的恐惧和不安。
在日常生活中,剚腹这个词汇不常使用,因为它涉及的内容过于极端和暴力。然而,在讨论历史**或文学作品时,了解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更准确地理解和表达相关内容。
在创作中,剚腹可以被用来营造一种悲壮的氛围,例如在描述古代战争或英雄人物的牺牲时。
剚腹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血腥的画面和紧张的氛围,可能与某些战争电影或历史纪录片中的场景相关联。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包括英语中的“disembowel”(剖腹),但剚腹更强调的是主动刺入腹部的行为,而“disembowel”则更多指腹部被剖开。
剚腹是一个具有强烈暴力和悲剧色彩的词汇,主要用于描述极端的行为。了解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学和历史**,同时在现代语境中,它提醒我们避免暴力和珍惜生命。
1.
【剚】
用刀刺入。
【引证】
洪皓《松漠纪闻》-拔小佩刀欲剚之。 、 明·周清源《西湖二集》-一语不合,则剚以刃。
【组词】
剚刃、 剚耜
以物插地。
【引证】
《新唐书》-及除地剚三丈版,命左右驰射。
2.
【腹】
(形声。从肉,复声。此为后起形声字,初文应即“畐”(fú)字,象人腹部之形。本义:肚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脐上下两旁也。-腹,厚也。 、 《易·说卦传》-坤为腹。 、 《易·明夷》-入于左腹。 、 《素问·评热病论》-腹者至阴之所居。 、 《释名》-自脐以下曰水腹。 、 晁错《论贵粟疏》-腹饥不得食。
【组词】
腹痛、 腹肠、 腹围、 腹如垂瓠、 腹便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