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5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55:38
“厚礼卑辞”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送厚重的礼物,并用谦卑的言辞。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对人非常恭敬和尊重,尤其是在请求帮助或表达感激之情时。
在文学作品中,“厚礼卑辞”常用于描绘人物之间的互动,特别是在权谋或宫廷斗争的背景下,表达一方对另一方的极度恭维和讨好。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于形容某人在特定场合下的过分谦卑或讨好行为。在专业领域,如外交或商务谈判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一方为了达成协议而采取的策略。
“厚礼卑辞”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中礼仪和等级制度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社交和商业场合。
在**传统文化中,礼仪和谦卑被视为重要的美德。因此,“厚礼卑辞”在社会交往中被认为是一种恰当的行为,尤其是在涉及权力和地位差异的场合。
这个成语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种过度的谦卑或讨好,有时可能带有一种贬义的情感,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倾向于强调平等和真诚的交流。
在商务谈判中,我曾目睹一方为了达成协议而采取“厚礼卑辞”的策略,虽然这在短期内可能有效,但长期来看,建立基于信任和尊重的关系更为重要。
在诗歌中,可以将“厚礼卑辞”融入描述古代宫廷生活的场景,如:
金殿之上,臣子们厚礼卑辞,
只为一瞥龙颜,心中暗自筹谋。
结合古代宫廷的视觉元素,如华丽的服饰和庄严的建筑,以及宫廷音乐的听觉元素,可以更好地理解“厚礼卑辞”的场景和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kowtow”(磕头),这个词源自**的一种传统礼节,但在西方文化中通常带有贬义,指过分谦卑或讨好。
“厚礼卑辞”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代*社会中的礼仪和等级观念,虽然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倾向于强调平等和真诚的交流,但这个成语仍然可以用来描述某些特定场合下的行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成语的深层含义和使用场景对于准确传达信息和理解文化背景至关重要。
我本待要养性修真避世尘,今日个厚礼卑辞征聘紧。
1.
【厚】
(会意。从厂(hǎn),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地壳厚。与“薄”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诗·小雅·正月》-谓地盖厚。 、 《礼记·乐记》。注:“深厚,山川也。”-穷高极远而测深厚。 、 《左传·隐公元年》-厚将崩。 、 《素问·王常政大论》-见于厚土。
【组词】
厚土、 厚地、 厚坤、 厚厚
2.
【礼】
(会意。从示,从豊(lǐ)。“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 《虞书》。马注:“吉、凶、军、兵、嘉也。”-脩五礼。 、 《礼记·王制》-脩六礼以节民性。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 《大戴礼记·本命》-冠、婚、朝、聘、丧、祭、宾主、乡饮酒、军旅此之谓九礼。 、 清·周容《芋老人传》-邀见讲钧礼。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设九宾礼于廷。
【组词】
礼神、 礼祠、 礼诵、 礼佛
3.
【卑】
(椑之古字,本义是圆搕,一种酒器)。
地位低微。
【引证】
《广雅》-卑,庳也。 、 《书·无逸》-文王卑服。 、 《管子·水地》-人皆赴高,己独赴下卑也。 、 《易·系辞》-天尊地卑。 、 唐·韩愈《师说》-位卑则足羞。 、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
【组词】
卑弁、 卑寒、 卑陋、 卑辱、 卑人
4.
【辞】
(会意。本义:诉讼,打官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分争辩讼谓之辞。-辞,讼也。 、 《后汉书·周纡传》。注:“辞案犹今案牍也。”-善于辞案条教。 、 《书·吕刑》-皇帝请问下民,鳏寡有辞于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