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3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36:54
词汇“中悔”在中文里并不常见,它似乎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中悔”可以理解为“中途后悔”或“在过程中感到后悔”。为了深入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中悔”的字面意思是在某个过程中或中途感到后悔。它强调的是在事情进行到一半时产生的后悔情绪。
由于“中悔”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并不常见。可能在一些古文或特定文学作品中会出现,用以表达在某个阶段或过程中突然产生的后悔感。
由于“中悔”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关于它的词源和历史演变的信息较少。它可能是由“中”(中途)和“悔”(后悔)两个字组合而成的复合词。
在强调坚持和毅力的文化背景下,“中悔”可能被视为一种负面情绪或行为,因为它代表了在面对困难时的退缩和动摇。
“中悔”可能让人联想到犹豫不决、缺乏决心和勇气。它可能引发一种无奈和遗憾的情感反应。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在做出某个决定后,随着情况的变化而感到后悔的时刻。例如,在选择职业道路或人际关系中,可能会遇到“中悔”的情况。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使用“中悔”来描绘一个人物在关键时刻的内心挣扎和矛盾情感。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十字路口,面露难色,这可能象征着“中悔”的情绪。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沉重的叹息声或犹豫不决的脚步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中悔”的词汇,但会有表达类似概念的短语或词汇,如英语中的“regret in the middle of something”。
“中悔”作为一个表达中途后悔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能够准确地描述在某个过程中产生的后悔情绪。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2.
【悔】
(形声。从心,每声。本义:悔恨,懊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悔,恨也。 、 《诗·大雅·云汉》-宜无悔怒。 、 《战国策·秦策》-此讲之悔也。 、 《淮南子·泛论》-悔不杀汤于夏台。 、 《楚辞·离骚》-虽九死其犹未悔。 、 《史记·屈原列传》-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 《左传·隐公十一年》-天其以礼悔祸于许。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可悔故也。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悔其随之。 、 、
【组词】
悔亲、 悔谢、 悔心革命、 悔悟心行、 悔尤
过失;灾祸。
【引证】
《诗·大雅·抑》-庶无罪悔。 、 《易·系辞》-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 、 《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尚速有悔于予身。
【组词】
悔亡、 悔吝、 悔咎、 悔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