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4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49:06
词汇“中怠”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经过查询,它似乎没有明确的现代汉语定义。因此,我将基于可能的语境和字面组合来尝试分析这个词。
“中怠”可以拆分为“中”和“怠”两个字。在中文中,“中”可以表示中间、中等、中立等含义,而“怠”通常表示懒惰、松懈或不积极。结合来看,“中怠”可能指的是处于中间状态的懒散或不积极。
由于“中怠”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作者创造性地使用了这个词,它可能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在某种中间状态下的不活跃或懒散。
由于“中怠”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由于“中怠”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的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可能是某个特定语境下的创造性使用,或者是方言中的表达。
在现代社会中,如果“中怠”被使用,它可能用来批评那些既不全力以赴也不完全放弃的人或行为。
这个词可能给人带来一种消极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涉及到不积极和懒散的态度。
由于“中怠”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倾向于使用更常见的词汇来描述类似的状态。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创造性地使用“中怠”来形容一个角色在生活或工作中的态度,例如:
由于“中怠”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或听觉联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表达来描述中间状态的懒散。
“中怠”这个词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展示了语言的创造性和多样性。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状态。然而,由于其不常见,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谨慎使用。
1.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2.
【怠】
(形声。从心,台声。本义:懒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怠,慢也。 、 《尔雅》-懈,怠也。 、 《广雅》-怠,赖也。 、 《国语·周语》-可先而不备,谓之怠。 、 《礼记·檀弓》。注:“惰也。”-吉事虽止不怠。 、 《礼记·曲礼》。注:“放散身体也。”-毋怠荒。 、 《国语·晋语》-怠偷甚矣。 、 《公羊传·文公十二年》-俾君子易怠。 、 《商君书·弱民》-兵民怠而国弱。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组词】
怠荒、 怠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