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17:01: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7:01:52
凝聚体 这个词通常用于科学和工程领域,特别是在物理学、化学和材料科学中。字面意思是指由多个粒子或分子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力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稳定结构。在更广泛的语境中,它可以指任何形式的集体或团体,其中个体通过共同的目标、利益或情感联系在一起。
“凝聚体”源自拉丁语“coagulare”,意为“凝结”。在科学领域,这个词的使用可以追溯到19世纪,随着对物质结构和分子间作用力的深入研究,其含义逐渐精确化。
在社会学和人类学中,“凝聚体”常用来分析社区或社会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强调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稳定和团结的感觉,联想到了紧密相连的群体和坚实的物质结构。
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需要描述不同材料之间的结合方式,“凝聚体”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术语。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我们是命运的凝聚体,在时间的河流中永恒闪耀。”
想象一块晶体或一个紧密的团队照片,可以带来视觉上的凝聚感;而一首合唱歌曲,通过和谐的声音展现了听觉上的凝聚体。
在不同语言中,如德语的“Agglomerat”或法语的“agrégat”,都有类似的科学和技术含义,但在日常语境中的使用可能有所不同。
“凝聚体”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不仅在科学领域有精确的定义,在社会和文学语境中也有丰富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对于深化我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非常有帮助。
1.
【凝】
(会意。古冰字,从水,从疑。疑,止也。疑亦声。本义:结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凝,水坚也。 、 《广雅》-凝,定也。 、 《诗·卫风·硕人》-肤如凝脂。 、 《考工记》-凝土以为器。 、 《礼记·乡饮酒义》-天气严疑之气。 、 枚乘《七命》-霜锷水凝。 、 唐·岑参《走马川行》-幕中草檄(xì)砚水凝。
【组词】
凝寒、 凝冰、 凝雨、 凝涸、 凝霜
2.
【聚】
(形声。小篆,下面是三个人,表示人多;上面的“取”,作声符。本义:村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邑落曰聚,今曰邨,曰镇,北方曰集皆是。-聚,会也。 、 《史记·五帝纪》-一年而所居成聚。 、 《史记·平帝纪》-聚曰序。 、 《后汉书·王扶传》。注:“小于乡曰聚。”-所止聚落化其德。 、 刘向《说苑》-乡聚里中人哀而救之。 、 枚乘《上书谏吴王》-禹无十户之聚,以王诸侯。
【组词】
聚落
3. 【体】 亲近的,贴心的。 家庭成员个人积蓄的(指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