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2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21:42
国家公园:这一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由国家政府设立并管理的,旨在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同时提供给公众休闲和教育机会的特定区域。国家公园通常包含独特的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文化遗产等,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
在文学中,国家公园可能被描绘为自然美景的象征,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场所。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国家公园”来指代那些风景优美、适合户外活动的地区。在专业领域,如生态学、地理学等,国家公园是研究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对象。
同义词:自然保护区、生态公园、野生动植物保护区。这些词汇都强调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管理,但“国家公园”更侧重于同时提供给公众的休闲和教育功能。
反义词:工业区、城市中心。这些词汇代表了与国家公园相对的、以人类活动为主导的区域。
“国家公园”这一概念起源于19世纪的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成立于1872年。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这一概念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
在许多国家,国家公园不仅是自然保护的象征,也是国家认同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常常与国家的历史、神话和艺术紧密相连,成为国家形象的一部分。
提到国家公园,我联想到宁静、和谐与自然的美丽。它让我感受到与大自然的连接,激发我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我曾在一次家庭旅行中访问了某国的国家公园,那里的自然风光和野生动植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更加珍惜和尊重自然环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国家公园”:
在国家公园的怀抱中, 绿意盎然,鸟语花香, 每一寸土地,每一滴水, 都是大自然的馈赠。
想象一下,清晨的国家公园,阳光透过树梢,鸟儿的歌声在空气中回荡,这样的场景不仅带来视觉上的美感,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在不同国家,“国家公园”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管理方式,但其核心理念——保护自然环境和提供公众休闲——是普遍适用的。例如,在英国,类似的区域被称为“国家公园”(National Parks),而在日本,则有“国立公园”(国立公園)。
通过对“国家公园”这一词汇的深入学习,我更加理解了它在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这一词汇不仅代表了自然美景,也承载了人类对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和努力。在未来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重这一词汇的准确使用和深刻内涵的传达。
1.
【国】
(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引证】
《说文》-国,邦也。 、 《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以佐王治邦国。 、 《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 、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论语·微子》-丘也闻有国有邦者。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组词】
齐国;晋国;郑国
2.
【家】
词尾。
【组词】
成年家;整天家
3.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4.
【园】
(形声。从囗(wéi),袁声。形符为“囗”(wéi),表示范围。本义: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园,所以树果也。 、 《三苍》-种树曰园。 、 《周礼·大宰》-园圃毓草木。 、 《周礼·载师》。注:“樊圃谓之园。”-以场圃任园地。 、 《易·贲》-于丘园。 、 《诗·魏风·园有桃》-园有桃。 、 《乐府诗集·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田园将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