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3:33
受气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遭受气愤或委屈”。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不愉快、被冤枉或受到不公正对待的情况。
在不同的语境中,“受气”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受气”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结构“受”表示接受或遭受,“气”表示情绪或气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其具体应用可能有所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受气”常常与忍耐和宽容的美德联系在一起。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个人权利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不愿意“受气”,而是倾向于寻求公平和正义。
“受气”这个词汇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绪,让人联想到不公、委屈和无奈。它可能会激发人们对正义的渴望和对弱者的同情。
在个人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因为工作、家庭或社交关系而“受气”的情况。如何处理这些情况,是否选择忍耐或寻求改变,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受气”来表达一种深沉的情感:
风中落叶,无声受气, 人间冷暖,唯有自知。
看到“受气”这个词,可能会联想到一个人低头不语、面带愁容的画面。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低沉的音乐或悲伤的旋律。
在英语中,“受气”可以对应为“suffer from grievances”或“be wronged”。不同文化对于“受气”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存在对不公和委屈的共同理解。
“受气”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承载了丰富的情感和社会意义。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文表达,也能在跨文化交流中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意图。在个人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受气”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沟通和解决问题。
1.
【受】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王筠曰:“手部授,人部付,皆曰“予也。”今以付说受,则是受授同字矣。”-受,相付也。 、 《周礼·天官·司书》-受其币。 、 《仪礼·特牲馈食礼》-主妇拜受爵。 、 《周礼·司干》。注:“取藏之。”-则受之。 、 《仪礼·丧服》。注:“犹承也。”-受以小功衰。 、 《国语·楚语》。注:“承也。”-颛顼受之。 、 《管子·海南》-釜十五,吾受,而宫出之以百。 、 《后汉书·列女传》-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 《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组词】
受茶、 受宫厅、 受法、 受事、 受册、 受祉、 受胙
2.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