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7:10
“兔脱”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兔子逃脱。基本含义通常比喻人或事物迅速逃脱或脱离某种困境或束缚。
在文学中,“兔脱”常用来形容人物机智或敏捷,能够迅速摆脱困境。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形容某人逃避责任或困难。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体育,可能用来形容战术上的快速撤退或逃避。
同义词中,“逃脱”强调成功脱离,“躲避”强调避开视线或注意,“溜走”强调悄悄离开。反义词则表达了被限制或无法逃脱的状态。
“兔脱”一词源于对兔子快速逃跑的观察,逐渐被引申为比喻用法。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已有类似的比喻用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逐渐固定。
在**文化中,兔子常被视为机敏和迅速的象征。因此,“兔脱”这个词也带有积极的意义,常用来形容人的机智和反应迅速。
“兔脱”给我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赞赏的,因为它代表了智慧和灵活性。联想上,我会想到一个敏捷的身影在危机中迅速找到出路。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在团队项目中,我运用了“兔脱”的策略,迅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了项目的延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如兔脱的身影,在夜色中穿梭,智慧的光芒,照亮前行的路。”
视觉上,我会联想到一个敏捷的兔子在草丛中跳跃的画面。听觉上,可能是风吹过草地的沙沙声,伴随着兔子跳跃的轻快脚步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ke a rabbit darting away”,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迅速逃脱的意象。
“兔脱”这个词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是一个生动的比喻,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也让我在描述快速反应和机智行为时有了更多的选择。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我更加欣赏汉语中丰富的比喻和形象表达。
1.
【兔】
(象形。象踞后其尾形。本义:哺乳类动物,通称兔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其兽前足短后足长,俗字作菟。-兔,兽名。象踞后其尾形。 、 《论衡·奇怪》-兔舐毫而孕,及其生子,从口而出也。 、 《诗·召南·兔置》-肃肃兔罝。 、 《礼记·曲礼》-兔曰明视。 、 《韩非子·五蠹》-兔走触株。 、 、 、 《乐府诗集·木兰诗》-雄兔脚扑朔。 、 、
2.
【脱】
(形声。从肉,兑(duì)声。本义:肉去皮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脱,消肉臞也。 、 《尔雅》-肉去骨曰脱。 、 《礼记·内则》-肉曰脱之,鱼曰作之,枣曰新之。 、 《列子·天瑞》-其状若脱。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筋骨尽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