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4:36
冻解冰释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冰冻的物体解冻并融化,比喻事物由僵化、停滞状态转为活跃、顺畅状态。基本含义是指困难或障碍被消除,问题得到解决,情况变得明朗。
冻解冰释 这个词汇源于汉语,由“冻解”和“冰释”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汇就已经出现,用来形容自然现象的转变,后来逐渐引申为比喻用法。
在文化中,冰和雪常常被用来象征困难和障碍。因此,冻解冰释 这个词汇在社会中有着积极的意义,象征着困难被克服,问题得到解决。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一种温暖和希望的感觉,联想到了春天的到来和冰雪的融化,象征着新生和希望。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和朋友之间的误会让我感到非常困扰,但通过坦诚的沟通,我们的关系终于冻解冰释,变得更加坚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寒冬已过,春风拂面,
心中的冰雪,冻解冰释。
想象一幅画面:冬日的湖面上,冰层开始裂开,水流缓缓流动,鸟儿在枝头欢唱,这幅画面和声音都能让人联想到冻解冰释。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thaw out" 或 "melt away",虽然字面意思相似,但文化内涵和使用场景可能有所不同。
冻解冰释 这个词汇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有哲理,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障碍时,要保持希望和耐心,相信问题总有解决的一天。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能够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和状态。
是乃所谓冰释冻释者能乎?
则复取程氏书虚心平气而徐读之,未及数行,~。
1.
【冻】
(形声。从仌(bīng),东声。本义:结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冻,仌也。 、 《风俗通》-壮冰曰冻。 、 《礼记·月令》-水始冰,地始冻。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风掣红旗冻不翻。
【组词】
冻柱、 冻浦
2.
【解】
兽名。
【引证】
《太玄·难》。注:“獬豸者,直兽也。”-角解豸终。
【组词】
解豸
官署,官吏办事的地方。
【引证】
《韩非子》-事私门而完解舍。
【组词】
解舍
3.
【冰】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冰,水坚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邶风·匏有苦叶》-迨冰未泮。 、 《汉书·五行志》-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 、 《管子·五行》-冰解而冻释。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
【组词】
冰扳、 冰麝、 冰清水冷、 冰前刮雪、 冰玉自信、 冰轮
4.
【释】
(形声。从采(biàn),睪(yì)声。采,有辨别、分析义。本义:脱掉,解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释,解也。从采,取其分别物也。睪声。 、 《仪礼·大射仪》-释获。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 、 《谷梁传·昭公二十九年》-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 、 《仪礼》-主人释服。
【组词】
释绂、 释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