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17: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17:05
冰障:字面意思是指由冰构成的障碍物,通常指的是在极地地区,由于冰川的移动和积累形成的巨大冰块或冰墙,阻碍了航行或探险。在更广泛的语境中,它可以比喻性地指代任何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困难。
冰障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冰”和“障”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冰和障碍。在语言中的演变主要体现在其比喻意义的扩展,从具体的冰川障碍到抽象的困难或障碍。
在极地探险文化中,冰障是一个常见的概念,代表着探险者必须面对的自然挑战。在现代社会,它也被用来比喻各种社会问题和个人挑战。
冰障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冷酷、坚硬和难以逾越的。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孤独、挑战和坚持。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遇到过一个“冰障”,那是一个技术难题,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到解决方案。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冰障”:
在爱的旅途中,我们曾遇到冰障,
冷酷而坚硬,隔断了温暖的拥抱。
但心中的火焰,终将融化那冰障,
让爱的河流,再次自由地流淌。
冰障可能让人联想到寒冷的极地风光,冰川的壮观景象,以及探险者面对挑战的坚定眼神。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雪的呼啸声和冰川裂开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ice barrier”或法语中的“barrière de glace”,都指代类似的物理或比喻意义上的障碍。
冰障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在地理学和探险领域有实际应用,也在文学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比喻意义。它帮助我们理解和描述各种难以克服的障碍,无论是实际的还是抽象的。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并灵活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
【冰】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冰,水坚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邶风·匏有苦叶》-迨冰未泮。 、 《汉书·五行志》-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 、 《管子·五行》-冰解而冻释。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
【组词】
冰扳、 冰麝、 冰清水冷、 冰前刮雪、 冰玉自信、 冰轮
2.
【障】
(形声。从阜,章声。阜,土山。从阜,与高下、险阻有关。本义:阻塞,阻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障,隔也。 、 《通俗文》-蕃隔曰障。 、 《国语·周语》-陂障九泽。 、 《左传·昭公元年》。服注:“陂障其水也。”-障大泽。 、 《吕氏春秋》-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
【组词】
障翼、 障距、 障塞、 障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