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1 18:4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8:40:59
词汇“展放”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文雅或古风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其含义和用法。
“展放”字面意思是指展开、放开的动作或状态。它可能涉及到将某物从折叠、卷曲或压缩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使其呈现出原本的形态或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展放”可能用来形容画卷、书信、旗帜等的展开,赋予场景一种仪式感或历史感。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下,如描述自然景观的广阔或心情的释放时,也可能使用。
由于“展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展”和“放”两个字组合而成,分别表示展开和放开的意思。
在**传统文化中,展开画卷或书信往往伴随着一种仪式感,象征着信息的传递或艺术的展示。因此,“展放”在这个背景下可能带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展放”可能让人联想到一种解放、自由的感觉,如同束缚被解除,事物回归自然状态。这种联想可能带来积极、轻松的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展放”这个词,但在描述某些特定的场景或情感时,可以借鉴其含义,如描述心情的释放或空间的开放。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展放千树花,一夜之间满城香。”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卷缓缓展开的场景,伴随着轻柔的音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
由于“展放”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太明确。在英语中,可能用“unfold”或“spread out”来表达类似的含义。
通过对“展放”的深入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特定语境下的用法和含义。虽然它不是一个日常常用的词汇,但在文学创作或特定场景的描述中,它可以增添一种文雅和深度的表达。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语言库,提升表达的多样性和深度。
1.
【展】
(形声。小篆字形假卧的人形。从尸,与人体动作有关。本义:转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展,转也。 、 《广雅》-展,转,反侧也。 、 《韩诗泽陂》-展转伏枕。 、 《楚辞·惜贤》-忧心展转。 、 《红楼梦》-展眼已是夏末秋初。
【组词】
展动、 展轮、 展思
2.
【放】
(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放,逐也。 、 《楚辞·悲回风》-见伯夷之放迹。 、 刘向《列女传》-卿大夫外淫者放。 、 《虞书》-放驩兜于崇山。 、 《周礼·大司马》-放弑其君则残之。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放其大夫。 、 《战国策·齐策》-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