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7:18
抄用: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复制或借用他人的文字、思想、设计等,而不给予适当的认可或归属。在法律和道德层面,这种行为通常被视为剽窃或抄袭。
抄用一词源自汉语,其字面意思“抄写并使用”逐渐演变为指代未经允许的复制行为。在现代社会,随着知识产权意识的增强,抄用一词更多地与法律和道德问题相关联。
在知识产权保护日益重要的今天,抄用行为在社会中受到广泛谴责。在学术界和创意产业中,原创性和诚信被视为核心价值。
抄用一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因为它涉及到不诚实和缺乏创造性。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学术不端、道德失范和法律纠纷。
在学术写作中,我曾遇到过需要严格避免抄用的情况。通过正确引用和参考,我学会了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文字的海洋里,我航行,/ 不抄用他人的帆,/ 只扬起自己的风。”
抄用可能让人联想到复制机、盗版光盘或学术不端的报道。在听觉上,它可能与警告声或法律诉讼的辩论相关联。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plagiarism”,德语中的“Plagiats”,都指代类似的未经允许的复制行为。
抄用是一个涉及法律和道德的重要词汇。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避免抄用行为是维护诚信和尊重他人知识产权的关键。通过正确引用和原创性,我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创意。
1. 【抄】 (形声。从手,少声。本义:叉取)。 同本义。
2.
【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桶形。桶可用,故引申为用。本义:使用,采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用,可施行也。 、 《苍颉篇》-用,以也。 、 《易·益》-利用为大作。 、 《虞书》-五行五用哉。 、 《书·微子》-乃攘窃神胝之牺牷牺用。 、 《周礼·宰夫》-乘其财用出入。 、 《周礼·小司徒》-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 、 宋·王安石《上五事札子》-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管仲用之齐,子产用之郑,商君用之秦,仲长统言之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 、 明·魏禧《大铁椎传》-皆不足用。 、 蔡元培《图画》-用水彩。 、 、 明·魏学洢《核舟记》-又用篆章。
【组词】
用不着、 备用、 实用、 拆用、 用功、 用长、 用板、 用计、 用天因地、 用钱、 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