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3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38:09
新四军:新四军是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领导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全称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它成立于1937年,由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成,主要活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之一。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新四军常常被描绘为英勇抗日的象征,如在抗日题材的小说和诗歌中。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提及新四军往往与抗日战争的历史记忆相关,可能用于讨论历史或表达对那段历史的敬意。 专业领域**:在军事历史研究中,新四军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涉及其战略、战术、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分析。
同义词:抗日军队、红军、八路军(另一支重要的抗日武装) 反义词:日军、伪军(指抗日战争时期的日本军队及其傀儡军队)
新四军一词源于1937年共产党与国民党达成合作抗日的协议,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的成立,新四军的历史地位和象征意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
新四军在现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之一,也是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四军的英勇斗争和牺牲精神,成为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象征。
提及新四军,往往会联想到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和无数英勇战士的牺牲。这种联想往往带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激励着人们珍惜和平,不忘历史。
在个人经历中,新四军可能与家族历史、地方文化或个人对历史的兴趣相关。例如,某人的祖辈可能是新四军的一员,通过家族故事传承下来的历史记忆。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在长江的波涛中,新四军的旗帜飘扬,
英勇的战士们,用生命书写抗日的篇章。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新四军战士在战场上奋勇作战的场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激昂的抗日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来增强对新四军的情感联想。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新四军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其代表的抗日精神和军事历史的研究价值是普遍的。在其他国家的抗日历史研究中,可能会提到类似的**抗日武装。
新四军作为一个历史词汇,不仅代表了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军事力量,也承载了人民的抗日精神和民族记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有助于深化对**近现代史的认识,增强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
1.
【新】
(形声。从斤,从木,辛声。据甲骨文,左边是木,右边是斧子。指用斧子砍伐木材。本义:用斧子砍伐木材。“新”是“薪”的本字)。
砍伐树木。
【引证】
《说文》-新,取木也。 、 章炳麟《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且彼亦知“新”之为义乎?衣之始裁为之“初”,木之始伐谓之“新”。
2.
【四】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三加一所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四,阴数也。四分之。 、 《玉篇》-阴数次三也。 、 《仪礼·觐礼》。注:“谓乘马也。”-路下四亚之。 、 《书·尧典》-光被四表。 、 、 《诗·鄘风·干旄》-良马四之 、 刘邦《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中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做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6”。
【引证】
《宋史·乐志十七》-大吕、大簇用四字。
3.
【军】
(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军,圜围也。 、 《广雅》-军,围也。 、 《国语·晋语》-军于庐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