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2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21:10
庙殿:庙殿一词通常指的是供奉神明或祖先的建筑物,是或祭祀活动的场所。在传统文化中,庙殿常常与**信仰、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紧密相关。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庙殿往往象征着庄严、神圣和历史的沉淀,如《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内的庙宇。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庙殿可能更多地指代具体的场所,如“去庙殿烧香”。 专业领域:在建筑学或研究中,庙殿可能指的是具有特定建筑风格和**功能的建筑。
同义词:寺庙、神庙、祠堂 反义词:无(庙殿作为特定类型的建筑,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词源:庙殿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庙”指供奉神明的地方,“殿”指大型建筑。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庙殿的含义和用途有所扩展,不仅限于**用途,也包括纪念性建筑。
意义和影响:庙殿在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是信仰的体现,也是社区凝聚力和历史传承的象征。
情感反应:庙殿往往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联想到宁静、虔诚和历史的厚重。
经历或故事:在我小时候,每逢春节,家人都会带我去家乡的庙殿祈福,那里的香火和钟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歌:
庙殿钟声悠,
古木参天高。
香烟缭绕处,
心静如水潮。
视觉联想:庙殿的图片往往包括古老的建筑、雕梁画栋、香炉和信众。 听觉联想:庙殿的钟声、诵经声和香火燃烧的声音。
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在英语中,庙殿可以对应为“temple”或“shrine”,在日语中为“お寺”(おてら)。
理解:庙殿不仅是建筑,也是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载体。 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庙殿的多重含义和象征意义,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文化的精髓。
1.
【庙】
(形声。从广(yǎn),朝声。“广”与建筑物有关。本义:宗庙,供奉祭祀祖先的处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作宗庙尊先祖貌也。-廟,尊先祖貌也。 、 《广雅·释天》-庙祧坛墠,鬼祭先祖也。 、 《尔雅·释宫》-室有东西厢曰庙,无曰寝。 、 《礼记·月令》。注:“前曰庙,后曰寝。”-寝庙必备。 、 《周礼·祭仆》。注:“高祖以下也。始祖曰大庙。”-复于小庙。 、 《礼记·明堂位》。按,周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太庙,天子明堂。 、 《战国策·齐策四》-庙成。 、 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堕。 、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庙在山之西蔍,额曰“惠济”。 、 《搜神记》-至八月朝,诣庙中坐。 、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藏之于庙。
【组词】
少年告庙;庙视道士、 庙主、 庙见、 庙祝、 庙貌、 庙堂、 庙社
2.
【殿】
(形声。本义:击声)。
古代泛指高大的房屋,后专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事的大厅。
【引证】
《说文古本考》-殿,堂之高大者也。 、 《战国策·魏策》-苍鹰搏击于殿上。 、 杜牧《阿房宫赋》-王子皇孙,辞楼下殿。 、 《聊斋志异》-中绘殿阁,类兰若(佛寺)。 、 《汉书·黄霸传》-有举孝子者先上殿。 、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浮屠北有佛殿一所。
【组词】
宫殿、 殿陛、 殿直、 殿使、 殿脚人、 殿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