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3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37:57
排他性(Exclusivity)指的是一种特性或状态,表明某物或某人具有独占性、不与其他事物共享的性质。在法律、商业、社会关系等多个领域中,排他性通常涉及到独占权、专有权或优先权。
排他性一词源自拉丁语“exclusivus”,意为“排除在外的”。在英语中,“exclusive”一词最早出现在1*世纪,最初用于描述排除或拒绝的行为,后来逐渐扩展到描述具有独占性质的事物或状态。
在现代社会,排他性常常与高端品牌、奢侈品或高端服务联系在一起,如“独家会员俱乐部”、“限量版产品”等,这些都强调了其独特性和独占性。
排他性往往带有一种高端、尊贵的感觉,但也可能引发排外、不包容的负面联想。在个人情感层面,排他性可能与独占的爱或亲密关系相关联,带来一种安全感和独特感。
在商业谈判中,了解和运用排他性的概念可以帮助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例如通过独家经销权或专利保护来确保市场份额。
在诗歌中,排他性可以用来形容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
我们的爱,如夜空中唯一的星, 排他而璀璨,不容一丝尘埃。
排他性可以联想到高端品牌的标志、限量版产品的包装设计,或是独奏音乐会中艺术家的独奏表演,这些都强调了其独特性和独占性。
在不同文化中,排他性的概念和应用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排他性可能更多与个人主义和竞争相关,而在东方文化中,可能更强调集体和谐与包容性。
排他性是一个多面向的词汇,涉及法律、商业、社会关系等多个领域。了解和运用排他性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在不同情境下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独占性、专有性等问题。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排他性的不同用法和含义,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升沟通效果。
1. 【排】
2.
【他】
(本作“佗”。形声。从人,“它”省声。本义:负担)。
古代、近代泛指男女及一切事物,现代则用于称代自己和对方以外的男性第三者。
【引证】
《仪礼·士昏礼》。注:“弥亲之辞。”-某以非他故。 、 《仪礼·士虞礼记》-他用刚日。
3.
【性】
(形声。从心,生声。本义:人的本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 、 《广雅》-性,质也。 、 《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 、 、 《荀子·性恶篇》-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 《白虎通》-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 、 《论语·阳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荀子·正名篇》-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组词】
性根、 性行、 性气、 个性、 禀性、 性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