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1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18:25
“残病”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身体或精神上的残疾或疾病。它通常用来描述那些因疾病或伤害而导致身体功能受限或心理健康受损的状态。
在不同的语境中,“残病”的使用可能有所不同: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方面不同,例如“残疾”更侧重于功能上的缺失,而“病患”则更侧重于疾病的状态。
“残病”这个词由“残”和“病”两个字组成,其中“残”意味着不完整或受损,“病”则指疾病。这个词在汉语中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社会对健康和残疾认识的深入,其使用和含义也在不断演变。
在**文化中,“残病”这个词可能带有一定的负面色彩,因为它暗示了身体或心理的不完整。然而,随着社会对残疾人士权益的重视,这个词的使用也逐渐趋向于中性,更多地强调帮助和支持。
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痛苦、挑战和坚韧。它可能激发同情心,也可能提醒人们关注健康和生活的脆弱性。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与亲友的健康问题相关,或者在志愿服务中接触到残病患者,从而加深对这一群体的理解和同情。
在诗歌中,可以将“残病”融入描述人生苦难和希望的诗句中,如:“在残病的阴影下,我寻找生命的光芒。”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残病患者在康复训练中的场景,展现出坚强和希望。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些温暖或励志的旋律,来表达对残病患者的支持和鼓励。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disability”和“illness”,虽然与“残病”有相似的含义,但在使用和文化理解上可能有所不同。
“残病”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描述了一个特定的健康状态,还反映了社会对残疾和疾病的认知和态度。通过深入学这个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相关群体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包容性和支持。
1.
【残】
(形声。从歹(è),戋(jiān)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
同本义。
【引证】
《苍颉篇》-残,伤也。 、 《战国策·秦策》。注:“灭也。”-昔智伯瑶残范中行。 、 《诗·大雅·民劳》-废为残贼。 、 《战国策·齐策》。注:“坏也。”-则汝残矣。 、 《史记·樊郦滕灌传》。集解:“谓多所杀伤也。”-凡二十七县残。 、 《战国策·秦策》。注:“害也。”-张仪之残,樗里疾也。 、 《周礼·夏官》-放轼其君则残之。 、 《左传·宣公二年》-残名以逞。
【组词】
摧残、 残心、 残贼、 残灭、 残夷
2.
【病】
(形声。疒形丙声。本义:上古时指重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病,疾加也。 、 《仪礼·既夕礼》。注:“疾甚曰病。”-疾病外内皆埽。 、 《易·说卦》-坎为心病。 、 《左传·襄公十九年》-疾病而立之。 、 王充《论衡·订鬼》-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 、 《韩非子·孤愤》-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 、 《庄子·达生》-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
【组词】
病革、 病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