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2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23:38
残留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某物在经历某种过程或后,剩余下来的一部分。基本含义是指在某个过程中或后,某些物质、痕迹、影响等没有完全消失,而是留存下来。
“残留”一词源于汉语,由“残”和“留”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残”指剩余、不完整,“留”指停留、保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残留”这个词汇,用来描述某物在经历某种过程后的剩余状态。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残留”可能带有特定的象征意义。例如,在历史悠久的文化中,残留的古迹或文物可能被视为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记忆和身份。
“残留”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或怀旧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事物的消逝和历史的沉淀。在表达中,它可以用来描绘一种淡淡的哀愁或对过去的怀念。
在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次搬家后,旧居中残留的气味和痕迹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留恋和不舍。这种残留的情感让我更加珍惜与那个地方相关的记忆。
诗歌: 残留的月光洒在窗台, 旧时的梦,依稀可见。 时间的痕迹,轻轻拂过, 留下一地的回忆,斑驳而温暖。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座古老的城堡,墙上残留着岁月的痕迹,青苔覆盖的石砖,诉说着过往的故事。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悠扬的古典乐曲,如肖邦的《夜曲》,营造出一种怀旧和沉思的氛围。
在英语中,“残留”可以对应为“residual”或“leftover”。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于残留物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文化中,残留的食物可能被视为浪费,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则可能被视为节俭和珍惜资源的表现。
通过对“残留”这个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它不仅是一个描述物质剩余状态的词汇,还承载着情感、文化和历史的丰富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运用“残留”这个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丰富性。
1.
【残】
(形声。从歹(è),戋(jiān)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
同本义。
【引证】
《苍颉篇》-残,伤也。 、 《战国策·秦策》。注:“灭也。”-昔智伯瑶残范中行。 、 《诗·大雅·民劳》-废为残贼。 、 《战国策·齐策》。注:“坏也。”-则汝残矣。 、 《史记·樊郦滕灌传》。集解:“谓多所杀伤也。”-凡二十七县残。 、 《战国策·秦策》。注:“害也。”-张仪之残,樗里疾也。 、 《周礼·夏官》-放轼其君则残之。 、 《左传·宣公二年》-残名以逞。
【组词】
摧残、 残心、 残贼、 残灭、 残夷
2.
【留】
(会意。从田,从丣,丣亦(yǒu)声。从“田”,表示停留的地方。本义:停留,留下)。
同本义(停止在某一处所,含有不动的意思)。
【引证】
《说文》-畱,止也。 、 《战国策·秦策》-令之留于酸枣。 、 《楚辞·云中君》-灵连蜷兮既留。 、 《素问·虐论》-风气留其处。 、 《史记·项羽本纪》-乃令张良留谢。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 、 《资治通鉴·唐纪》-留五百人。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雪上空留。 、 明·于谦《石灰吟》-要留清白在人间。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留像于馆。
【组词】
逗留、 留舍、 留住、 留居、 留身、 留客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