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3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30:46
词汇“犀锁”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常用词汇。根据字面意思,“犀”通常指犀牛,而“锁”则是指用来封闭、固定或保护的装置。将两者结合,“犀锁”可能指的是一种坚固的锁,或者比喻性地指某种难以破解或打开的事物。
由于“犀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由“犀牛”的坚固形象和“锁”的功能结合而来。
在某些文化中,犀牛象征着力量和坚韧,因此“犀锁”可能被用来象征某种强大的保护或障碍。
由于“犀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如果在一个需要描述坚固或难以破解的事物的情境中,可以使用这个词汇来增加表达的生动性。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犀锁”来比喻某种难以逾越的情感障碍:
心门紧闭,如犀锁般坚固,
情感的秘密,深藏不露。
由于“犀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太明确。但在其他文化中,可能会有类似的比喻用法,用来形容坚固或难以破解的事物。
“犀锁”作为一个比喻性的词汇,可以用来形容坚固或难以破解的事物。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用,但在文学创作或特定情境中,它可以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了解和掌握这类词汇可以丰富语言的表达能力。
1.
【犀】
犀牛。
【引证】
《说文》-犀,南徼外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顶,似豕,从牛,尾声。 、 《尔雅》郭注-犀,似水牛,猪头,大腹,庳脚,脚有三蹄,黑色,三角,一顶上,一额上,一鼻上,鼻上者即食角也。小而不椭,好食棘,亦有一角者。 、 《国语·越语》。注:’今徼外所送,有山犀、有水犀。水犀之皮有珠甲,山犀则无。”-水犀之甲。 、 《汉书·平帝纪》-黄支国献犀牛。 、 《周书·王会篇》。按,犀角搅汤解诸毒药。-正南以文献为献。 、 《墨子·公输》-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
【组词】
犀牛望月、 犀分
犀牛皮。
【引证】
张逸少《北征凯旋诗》-犀衣颁七校,骏骑给千屯。
【组词】
犀帖、 犀革
2.
【锁】
(形声)。
置于可启闭的器物上,以钥匙或暗码(如字码机构、时间机构、自动释放开关、磁性螺线管等)打开的扣件。
【引证】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
【组词】
锁管、 锁孔、 锁梃儿、 上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