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3:57
犀骨:字面意思是指犀牛的骨头。在古代,犀骨常被用作药材,因其坚硬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犀骨的词源直接来源于“犀牛”和“骨头”。在古代,犀牛因其稀有和药用价值而被重视,犀骨作为其身体的一部分,自然也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犀牛被视为吉祥和力量的象征,犀骨因此也带有这些象征意义。在中医药文化中,犀骨被用作药材,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尊重。
提到犀骨,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神秘和珍贵,以及对自然界强大生物的敬畏。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对古代文化和自然保护的思考。
在现代生活中,犀骨的应用较少,但如果涉及到古代文化或中医药的学*,可能会遇到相关的内容。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犀骨如梦,承载着千年的秘密,在时光的长河中静静沉睡。”
在其他文化中,如印度文化,犀牛和犀骨也有类似的药用和象征意义,但在具体用途和象征上可能有所不同。
犀骨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承载了古代文化和中医药的知识,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同时也提醒我们对自然界的保护和尊重。
1.
【犀】
犀牛。
【引证】
《说文》-犀,南徼外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顶,似豕,从牛,尾声。 、 《尔雅》郭注-犀,似水牛,猪头,大腹,庳脚,脚有三蹄,黑色,三角,一顶上,一额上,一鼻上,鼻上者即食角也。小而不椭,好食棘,亦有一角者。 、 《国语·越语》。注:’今徼外所送,有山犀、有水犀。水犀之皮有珠甲,山犀则无。”-水犀之甲。 、 《汉书·平帝纪》-黄支国献犀牛。 、 《周书·王会篇》。按,犀角搅汤解诸毒药。-正南以文献为献。 、 《墨子·公输》-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
【组词】
犀牛望月、 犀分
犀牛皮。
【引证】
张逸少《北征凯旋诗》-犀衣颁七校,骏骑给千屯。
【组词】
犀帖、 犀革
2.
【骨】
尚未开放的花朵。
表示声、形、动作。
【组词】
骨都都、 骨骨农农、 骨辘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