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4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48:05
“学林”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学术的森林,比喻学术界或学术研究的领域。它强调了学术的广泛性和深邃性,如同森林一般茂密和丰富。
在文学中,“学林”常用来形容学术界的繁荣和多样性,如“学林之中,百家争鸣”。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教育、学术研究中,它是一个较为正式和常用的词汇。
同义词:学术界、学术领域、学术圈 反义词:(较少有直接反义词,但可从意义上对比)非学术领域、世俗世界
“学林”一词源于汉语,由“学”和“林”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林”常用来比喻事物的聚集和繁多,如“书林”、“文林”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林”逐渐被用来特指学术界。
在**文化中,“学林”强调了学术的重要性和崇高地位。它反映了社会对知识和学术研究的尊重和推崇。
“学林”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庄严和崇高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知识的海洋和学术的殿堂,激发了我对学术探索的向往和敬仰。
在我的学术生涯中,我曾有幸参加一个学术会议,那是一个真正的学林盛会,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大家共同探讨学术问题,交流思想,那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学林”:
在学林的深处,
智慧的种子悄然发芽,
知识的阳光洒满每一片叶子,
学术的风,吹拂着思想的枝桠。
想象一片茂密的森林,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鸟鸣声此起彼伏,这样的场景可以很好地代表“学林”的意象。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cademic forest”或“scholarly realm”,但这些表达不如“学林”那样富有诗意和形象性。
“学林”这个词汇不仅形象地描述了学术界的广阔和深邃,也体现了对学术的尊重和崇敬。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内涵和情感色彩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语言表达,提升我的学术交流。
1.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
2.
【林】
(会意。从二木。表示树木丛生。本义:丛聚的树木或竹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林,平土有丛木曰林。 、 《尔雅·释地》-野外谓之林。 、 《诗·小雅·白华》-有鹤在林。 、 《周礼·地官·序官·林衡》。注:“竹木生平地曰林。”-每大林麓。 、 《释名》-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 、 晋·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 《黔之驴》-蔽林间窥之。
【组词】
竹木林;山林、 深山老林;防护林;林落、 林浪、 林麓、 林泉、 林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