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00: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00:22
玉具剑:这个词通常指的是装饰有玉石的剑,特别是在古代**,玉具剑是一种贵族或皇室成员使用的礼仪剑,其剑柄、剑鞘或其他部分常常镶嵌有玉石,以显示其高贵和尊贵的身份。
在文学作品中,玉具剑常被用来象征权力、尊贵或英勇。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或古董收藏的专业领域中,玉具剑是一个重要的术语。
同义词:玉剑、玉饰剑 反义词:铁剑、普通剑(这些词强调的是功能性和实用性,与玉具剑的装饰性和象征性形成对比)
玉具剑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其中“玉”指的是玉石,“具”在这里指的是装备或装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特定类型剑的专用词汇。
在**文化中,玉石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吉祥和尊贵的象征。因此,玉具剑不仅仅是一件武器,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了持有者的社会地位和权力。
玉具剑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畏和尊重,它让我联想到古代的贵族和英雄,以及他们所代表的荣耀和责任。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历史展览中看到过一把精美的玉具剑,那次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玉具剑: “在古老的宫殿里,玉具剑静静地躺着, 它的光芒,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 诉说着千年的荣耀与梦想。”
想象一把玉具剑,我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宫廷的音乐和舞蹈,以及那些华丽的服饰和仪式。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装饰性武器可能使用不同的材料,如黄金或宝石,但玉具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结合了玉石这一在**文化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材料。
玉具剑这个词不仅让我了解了古代*的文化和历史,也让我认识到了语言如何通过特定的词汇来传达深层的文化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和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概念。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具】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鼎”,下面是双手。表示双手捧着盛有食物的鼎器(餐具)。本义:准备饭食或酒席)。
同本义。泛指准备,备办。
【引证】
《说文》-具,供置也。 、 《广韵》-具,备也,办也。 、 《仪礼·士相见礼》。注:“犹办也。”-以食具告。 、 《礼记·祭统》-官备则具备。 、 《汉书·何武传》-寿为具召武帝显。 、 张衡《东京赋》-礼举仪具。 、 《孙子·谋攻》-具器械。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第二板已具。 、 清·方苞《狱中杂记》-别具本章。
【组词】
具食、 具觞、 具状、 具禀、 具覆
3.
【剑】
(形声。从刀,佥(qiān)声。本义:古代兵器。长刃两面,中间有脊,短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注:“今之匕首。”-劒,人所带兵也。 、 《管子》-昔葛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为剑。 、 《礼记·曲礼》-负剑辟咡诏之。 、 虞世南《从军行》-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
【组词】
剑锷、 剑首、 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