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3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8:22
词汇“公患”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公”通常指公共的、共同的,而“患”则指忧虑、问题或疾病。因此,“公患”可以理解为公共问题或共同忧虑的事情。
“公患”的字面意思是指公共的或共同的问题或忧虑。
由于“公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不太常见。在专业领域,如公共卫生、社会学或政治学中,可能会使用这个词来指代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传染病、环境污染等。
“公患”这个词可能是由“公”和“患”两个字组合而成,没有特别的历史演变记录。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公患”可能被用来强调问题的普遍性和共同性,促使社会成员共同面对和解决。
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紧迫感和责任感,因为它涉及到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社会问题或公共事务时,可能会用到。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公患”作为一个象征,代表社会需要共同克服的挑战。
由于“公患”涉及到公共问题,可能会联想到新闻报道、抗议活动或公共卫生宣传片。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描述公共问题,但其具体表达和使用情况会有所不同。
“公患”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但它强调了问题的公共性和共同性,提醒我们在面对社会问题时需要团结和协作。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和讨论社会现象。
1.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2.
【患】
(形声。从心,毌guàn)声。“串”即“毌”(贯)字。本义:担忧,忧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患,忧也。 、 《论语·宪问》-不患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 、 《春秋·繁露》-书文止于一者谓之忠,持二中者谓之患,患人之忠,不一者也。 、 《国语·晋语》-患货之不足。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患秦兵之来。 、 《世说新语·自新》-患志之不立。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何患不能。
【组词】
患累、 患御、 患忧、 患失